健康養身★體質氣虛濕熱易中暑 多吃蔬果可預防

體質氣虛濕熱易中暑 多吃蔬果可預防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天一到,日頭赤炎炎,醫院中醫門診中,總是有許多中暑的患者,究竟如何預防中暑呢?中醫師指出,除了避免長時間曝曬於高溫下,平時少吃冰,養成多喝水、多攝取當季新鮮蔬果,以及充足睡眠的習慣,中暑就不會找上門。

中醫稱中暑為「疰夏之症」,是指許多民眾每當夏季時,容易感到虛弱疲倦、沉重無力、身體燥熱、胃口不佳、汗出不暢等症狀,而秋季來臨,症狀又逐漸消失了。耕莘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黃慧君指出,其實中暑的主因,是人體氣陰不足、體質濕熱。

夏天的天氣悶熱、潮濕,當體質屬於濕熱,就容易中暑。黃慧君強調,預防中暑首重日常生活,最好養成規律運動、多喝水的習慣,讓體內濕氣能夠正常排出,並要充足睡眠、不熬夜,養足陽氣,夏天時保持室內通風良好,外出時避免高溫曝曬。

飲食方面,黃慧君則建議,避免暴飲暴食、肥甘厚味,以及生冷食材,以免造成腸胃功能的損傷,加重濕熱體質,最好多吃當季蔬菜水果,如西瓜、絲瓜、冬瓜、苦瓜、黃瓜、蘆筍、甘蔗、蓮藕等,可達到清暑熱、化濕濁的療效。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50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7歲莊女士,因血便至腸胃科求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有痔瘡及直腸發炎,先給予藥膏與塞劑,症狀仍不見改善,持續解血便,並伴有腹瀉、偶而便祕、下腹疼痛,再次回診,台南市立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陳一毅發現,莊女士直腸部份黏膜紅腫發炎,並有多處潰瘍及黃色分泌物,配合臨床症狀確認為潰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胃食道逆流疾病是現代人常見之消化道疾病,台灣的盛行率從5%至24.6%之多,據統計,臨床上約有三分之一胃食道逆流疾病患者,在使用二個月以上的陽離子幫浦阻斷劑治療後,症狀仍無明顯改善,稱為頑固型胃食道逆流疾病; 臺北榮總內視鏡中心王彥博醫師表示,目前已有無線食道酸鹼膠囊檢...

閱讀詳情 »

勃起功能障礙是指無法勃起,或因無法維持勃起時間使性行為不愉快,比起年輕男性,這些問題更困擾老年男性。而且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之一的糖尿病和消化與腎臟疾病研究所的調查指出,勃起功能障礙很常見,約3,000萬的男性受此影響。最近1項研究發現,每天吃大約60克的堅果可以改善性功能,研究刊登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前68歲林奶奶來到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求診,抱怨近期疲勞、反應差並且感覺許多退化現象,這些都是常見的高齡老化現象,然而林鴻安醫師仍然為林奶奶安排抽血及頸部超音波檢查,才發覺林奶奶的副甲狀腺有顆約2公分腺瘤,會診外科醫師手術切除後恢復良好。副甲狀腺亢進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