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體重暴瘦易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死亡率 生物製劑單獨治療可減少用藥負擔

一名38歲的女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害怕外界異樣眼光而不願治療,一直以來都是自行服用止痛藥、類固醇來強壓關節炎引起的不適。長期下來,不僅病情沒得到控制,手指關節攣縮變形日益嚴重,體重更大幅下滑至30公斤左右,家人才強行帶至醫院接受治療。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廖顯宗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未積極就醫,可能使發炎問題更加嚴重,甚至影響營養吸收。近期國外研究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如合併體重減輕及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過低者,容易增加死亡率,其嚴重性不容小覷!

體重暴瘦易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死亡率 生物製劑單獨治療可減少用藥負擔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因人體免疫系統調節異常,導致身體自發性出現發炎反應的自體免疫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所造成的發炎反應,會促進人體細胞激素介白質6(IL-6)大量釋放,產生腫瘤壞死因子(TNF-α),導致瘦體素分泌量大幅上升,使患者出現胃口不佳、食慾下降等症狀。研究發現,高達20%的患者出現BMI低於21~22以下的現象,尤以中老年病患更明顯,因腸胃道吸收能力本就較差,若體內發炎因子持續破壞,更會影響飲食吸收。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 2015年發表於《Arthritis & Rheumatology》期刊中,一項針對1,674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所進行的觀察發現,如果每年體重降低超過3公斤/平方公尺之體表面積(3 Kg/m2)和BMI <20 kg>

體重暴瘦易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死亡率 生物製劑單獨治療可減少用藥負擔

廖顯宗醫師提到,臺北榮民總醫院也早在2014年時就成功找到阻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炎的新途徑。患者在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因可抑制體內發炎物質的腫瘤壞死因子,進而有效控制病情。

口服免疫調節藥物VS生物製劑 差異一次告訴你

廖顯宗醫師提到,過去面對類風濕性關節炎問題,多會選擇口服免疫調節藥物來幫助患者控制病情。臨床經驗上,約有7~8成的患者可獲得一定的控制效果。不過,口服免疫調節藥物需要透過人體腸胃吸收、肝臟、腎臟來代謝。長期下來,易有增加肝腎代謝負擔的疑慮。若同時有其他慢性疾病,使用的藥量就更多,再加上副作用,就容易造成治療品質不佳的情況。

健保規定,當一線藥物治療狀況不佳時,六個月後可搭配生物製劑介入治療。不過,如今也有不需搭配口服免疫調節藥物而可以單獨治療RA的生物製劑,幫助維持患者治療品質。廖醫師說明,此類生物製劑之作用機轉為阻斷發炎之細胞激素—介白質6(IL-6)與其受體的結合,進而達到抑制發炎反應。介白質6受體抑制劑單獨治療的效果,與其同時搭配併用口服免疫調節線藥物相仿。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減少同時使用多種藥物而造成之肝腎負擔,並且可以增加病患用藥的便利性及順從性,而成為RA患者之另一項治療選擇。

體重暴瘦易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死亡率 生物製劑單獨治療可減少用藥負擔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因人體免疫系統調節異常,導致身體自發性出現發炎反應的自體免疫疾病。

臺北榮民總醫院也早在2014年時就成功找到阻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炎的新途徑。患者在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因可抑制體內發炎物質的腫瘤壞死因子,進而有效控制病情。不僅關節發炎腫痛獲得抑制,同時提升患者腸胃道的吸收功能,一年內平均可提高1.9公斤,對病患生活品質助益良多。

免去患者舟車勞頓!除了靜脈輸注,生物製劑也可透過皮下注射施打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製劑除了使用靜脈輸注(點滴)外,也有經由針劑於皮下注射的方式,幫助減少患者舟車勞頓前往就醫的身心負擔。廖醫師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常發生在40多歲的中壯年族群,常對病患家庭帶來嚴重打擊。但隨著治療藥物的進展,疾病的控制也較以往提升,呼籲患者切勿諱疾忌醫,只要尋求正確治療方式,想要重新回歸社會、重拾良好的生活品質並非難事。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714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小時候總聽到長輩說,多吃胡蘿蔔可以讓眼睛漂亮,現在有醫學證實此說法了。日前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指出,多吃「類胡蘿蔔素」蔬果(如青花菜、菠菜)的人,視網膜衰退程度比同齡者輕微,而葉黃素、蝦紅素、玉米黃素,就是類胡蘿蔔素大家族的成員之一。 五大營養素可護眼蝦紅素為最 研...

閱讀詳情 »

有兩夫妻之前對中醫養生食療一點都不懂,生活習慣都是由著自己喜愛。其中一點就是夏天離不開空調,愛喝冷飲,愛吃涼菜,冰鎮啤酒和各種冷藏西瓜、飲料放滿了冰箱。冬天愛吃火鍋,最愛涮肉,中醫說肉吃多了也能導致痰濕。我和老公都是體型微胖的,夏天該出汗的時候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冬天燒曖氣,穿件單...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toments下同)少喝碳酸飲料,這個道理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但你真的明白為什麼嗎? 一位美國大叔為了研究碳酸飲料究竟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居然不要命做起了實驗!結果……  ▼在為期一個月的實驗中,喬治的生活習慣沒有任何變化,只是每天多喝1...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toments下同)今天忙碌的急診室迎來了一對特殊的夫妻,妻子叫王梅,今年33歲,身材高挑,穿著時髦,一副年輕人的模樣,但是皮膚和眼睛卻是蠟黃色的,臉上、身上長滿痘痘。急診劉醫生檢查發現,她的總膽紅素水平高達300 umol/L,也就是說她有嚴重的黃疸。醫生解釋說,總膽紅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