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髖部疼痛導致不良於行 微創髖關節手術讓他活動自如

髖部疼痛導致不良於行 微創髖關節手術讓他活動自如

【NOW健康 王澍清/宜蘭報導】宜蘭1位68歲簡姓男子因髖部疼痛造成跛行,至羅東博愛醫院骨科就醫,經X光與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且有髖臼磨損。經醫師建議須進行全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以確保日後行走無虞。簡姓男子於今年11月完成「前側路入微創髖關節手術」後,當日即可下床活動,此成果讓病人與家屬十分驚訝,也顛覆了過往對髖關節手術的印象。


羅東博愛醫院骨科鄭彥文醫師表示,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經由大腿外側或後方切開傷口進行置換,傷口至少10至15公分,且必須破壞髖關節外展的主要肌肉才能完成手術,因此病人術後常需臥床或3個月內須使用助行器輔助下床行走,再搭配復健計畫,才能讓下肢的力量恢復術前的水準,但仍存有未能完全恢復的風險。


隨著國外使用前側路手術方式技術漸趨成熟,國內亦有醫師開始使用前側路微創方式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手術方式為由大腿前側打開傷口,並從肌肉與肌肉之間的縫隙處進入,不但傷口縮小約只剩8公分,且因為不破壞任何肌肉,加上手術中以移動式X光機來確定關節植入物的正確位置,因此術後病人除了可立即下床活動之外,也減少關節脫臼的風險,可說是髖關節置換手術的一大突破。


髖關節缺血性壞死肇因於血液循環系統的障礙使骨頭缺乏養分供給,進而造成骨頭壞死、結構崩塌,簡姓男子的病況即是髖關節疼痛變形,骨頭空洞化,因此必須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


目前健保補助的人工髖關節,使用年限約10至15年,若搭配前側路入微創手術,將可望幫助病人輕鬆移除病痛、提早恢復健康的步行習慣。不過也提醒民眾,不同適應症適用不同手術方式,建議仍應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


更多NOW健康報導
▸心律不整脈象可知 中醫講究內外調理把脈揪出心臟病灶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依據國健署公佈2012年肝癌發生人數11,422人,每46分鐘就有一人罹患肝癌,發生率高居第一名,死亡率第二名,僅次於中國大陸。尤其B型肝炎帶原者發生肝癌的機率更是非帶原者的30倍。臺灣大學醫學院陳培哲教授,帶領其研究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發展出「血液核酸片段作為肝癌診斷生物...

閱讀詳情 »

      如果孕媽媽沒有做好預防妊娠紋的措施,在孕期長了妊娠紋怎麼辦?誰也不願意頂著一個西瓜肚皮拍孕婦照,誰也不願意產後還有西瓜樣的紋路留在肚子上,產後肚子鬆弛顯得更難看,那麼妊娠紋怎麼消除呢?解決辦法要分孕期還是產後。 (圖片來源) 孕期妊娠紋...

閱讀詳情 »

這是一個道家的奇效秘方,不僅清腸,排宿便,甚至可以清除五臟的毒素!每個人在家就可以做到,而且沒有風險副作用。無意間和蕭道長聊起浙江有位醫生秦兆虎、指導病人用大白菜治高血糖和便秘等病,蕭道長有點驚訝:『這位秦先生是道門中人嗎?』『他和道門頗有淵源。』『難怪!』道長一捋鬍子,『這白菜在咱們道家上清派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