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高中大學接連停課「校園焦慮」爆發 心理師點名3種人慎防壓力炸鍋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旅遊、留學生返台,從歐美襲來的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造成國內有首起高中全面停課,更有成大、清大兩間大學部分停課,一時間校園焦慮、家長擔憂,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今(26)日示警提醒,防疫期間無論是學生、家長或校方人員,都處在高度的焦慮與壓力之下,積累的情緒容易受到刺激而爆發,應適時求助心理專業輔導人員幫助自己。

壓力來源之一就是假訊息,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雅羚表示,校園有各種網路社群,流傳許多八卦消息,從謾罵學校、停班停課到學生染病無助等訊息,這些未經確認的消息不但可能傳遞錯誤知識,更可能引起恐慌焦慮。

全聯會建議,師生務必透過官方管道確認資訊,國中、小的師長則可以主動整理資訊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從信賴的成人手中獲得安心與正確的訊息。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觀察到,防疫期間,學生、家長及學校三方都處在高度的焦慮與壓力之下,彼此過多的指責與批評,不但造成心理壓力,甚至可能因過度的壓力減損防疫的力量,此時更需要大家以同理心,互相支持尊重,減少互相謾罵批評,才能在彼此支持的環境下共同度過疫情危機。

胡延薇強調,在高度壓力下,如果已引起自己或他人恐慌、憂鬱等負面狀態,可以及早尋求校園諮商輔導資源,讓心理專業輔導人員幫助自己、同儕做好壓力管理,度過心理危機。教師也可透過實體教學或線上課程等方式,教導學生情緒覺察與調適的相關技巧,協助學生面對焦慮的情緒,在短期難以緩解的壓力中得以維持健康的身心狀態。

另一方面,全聯會發現有很多原本在國外上課的學生由於無法返校念書,或擔心畢業時間延後,預定的考試無法參與,長期跟同學兩地分離而感到孤單,甚至焦慮國外申請的學校會受到影響,導致心情焦躁不安、睡眠品質不良。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與公關召集人林萃芬建議,因為疫情而不得不中斷課業的學生們,當生涯發展不符合原先預期的狀況,心理難免覺得忐忑不安,但這反而是難得的生命體驗,不妨強化自我心理彈性去接納、調整應對態度,正向思考化危機為轉機。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產前篩檢只懂唐氏症還不夠! 準媽媽還該知道2大危險遺傳疾病

眼前一塊陰影甩不掉… 年輕女長時間手機追劇急性玻璃體剝離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有吞嚥困難的老人家,比例比你我想像的都高!台大醫院指出,依研究發現,在社區中就算沒有明顯疾病的長者,仍有10到12%有吞嚥困難的問題。一般人總以為把食物剁碎、打成泥就好?台大醫院就收治一名78歲婦人,中風後進食出現問題,女兒擔心母親營養不良,不但用心購買了媽媽愛吃...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北美更年期協會 (NAMS) 更年期非疾病,而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正常會面臨的狀況,一般更年期定義在最後一次月經,且連續12個月仍未有月經。更年期與因老化促使卵巢功能下降有關,導致雌激素和其他荷爾蒙降低。更年期平均發生年齡在51歲。最常發生在45...

閱讀詳情 »

當惡性腫瘤(腹膜癌)在腹腔內轉移擴散時,目前臨床上可用於腹膜癌的治療方法有限,大多是標準的全身性化學治療或再加上標靶治療,且預後往往令人沮喪,存活期的中位數大約在6至9個月左右。全身性化學治療在部分患者僅具有適度的緩解率,可能達到中度改善,但也伴隨著令人苦惱的副作用。另一種新式且積極的治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