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度近視工程師患白內障 飛秒雷射輔助順利重返職場

高度近視工程師患白內障 飛秒雷射輔助順利重返職場

【NOW健康 凌芸斐/桃園報導】高度近視的民眾要注意了!1位年約45歲的軟體科技業工程師,原本就有高達800度的近視,加上經常需要加班到半夜,且須每天盯著電腦工作,上個月突然發現自己的視力模糊,起初以為是鏡片沒清潔乾淨,但卻怎麼洗都一樣模糊,這樣的狀況持續幾天後才看診,經確診為白內障。

 

中壢双眼明眼科診所醫師張鈞凱表示,像這樣正值壯年期的白內障患者近年來逐漸增加,為了讓手術更安全順利,通常會選擇搭配飛秒雷射技術輔助來治療白內障。飛秒雷射是波長1053nm、脈衝寬度在千兆分之1秒量級的雷射,可透過電腦控制在比髮絲細小的區域,連續切割聚焦區域的組織,且過程幾乎不產生熱效應波及周圍組織,目前在眼科醫學已經廣泛使用於近視雷射、角膜移植與白內障手術上,可說是十分精密的外科手術。

 

張鈞凱醫師指出,傳統小切口白內障手術需要由醫師先使用顯微鋼刀或鑽石刀,在眼角膜邊緣切開1個約2.2至2.4 mm的切口,方便後續用顯微手術器械摘除白內障;而飛秒雷射則是能夠以優於人工的方式,更精準地定位打造角膜與白內障前囊傷口的深度、長度及寬度,並預先切割弱化白內障組織結構,再用超音波乳化手術將組織震碎吸出。

 

雖然飛秒雷射並非健保給付項目,但目前仍有相當比例的患者選擇以飛秒雷射輔助治療白內障,張鈞凱醫師認為,主因是精準及微創醫療已經為目前醫師及病患對於醫療手術之主流觀念和共識,飛秒雷射比傳統手術安全性更高、更精準,且手術超音波能量需求更低。舉例來說,使用飛秒雷射前會以雷射固定器吸住眼球進行固定,再配合3D電腦光學斷層掃描儀器,監控雷射切割步驟與位置,如此一來便能避免影響雷射切口或傷其及水晶體周邊組織,加上雷射時已經先將白內障的核質進行切割,後續就能減少超音波震動所帶來對眼球細胞的傷害程度。

 

張鈞凱醫師提醒,並非每個人都適合使用飛秒雷射治療白內障,眼窩深、眼裂小患者則不易施行,而過去眼角膜曾受傷產生嚴重結疤或眼角膜病變混濁的患者、瞳孔過小或沾黏的患者的人,都則不適合使用飛秒雷射。由於雷射過程中眼壓會短暫上升,所以重度青光眼的病患也不宜接受飛秒雷射,不過新一代的機型已經可以減少術中眼壓上升的程度,所以輕中度的青光眼患者,或許可經醫師評估後接受雷射手術。手術選擇應務必詢問專業醫師建議,才能提供最適合自已的治療,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腦中風位居十大死因第四位,也是造成65歲以上老人重度殘障的主因,治療上,若出現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則可於中風後三小時內施以靜脈內血栓溶解術,但症狀難以改善;安南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蔡銘駿指出,中風後神經症狀並無有效治療方式,但有文獻指出,若能越早執行動脈內取栓治療,尤...

閱讀詳情 »

終極減重 14 招 「我不行了。我沒辦法再面對另一份節食餐了。」 我的朋友金柏莉(Kimberly)明知不可而為之,又一次立下新年減重挑戰。 「每年我都撐上幾個月,或許能成功減個2、3公斤吧,但到了春天又全部胖回來了。」她怨道:「有什麼意義?我就是命中注定要當胖子。」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nb...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正子斷層造影(PET )結合電腦斷層掃描(CT)是目前醫界診斷癌症、心臟病,以及腦部神經精神疾病等具突破性的重要診斷工具。中國航運公司榮譽董事長彭蔭剛 先生於2017年被診斷出胰臟癌,經振興醫院一般外科蘇正熙教授花了近七小時施行手術,順利復原,彭先生為了感謝蘇正熙教授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枕邊人打呼吵得我睡不好!當心他們很可能罹患了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睡覺打呼,就算睡很久都睡不飽,醫師說,只要接受睡眠檢測,就能確認是否患病,並能進一步考慮治療方式。年紀越大患病機率越高 還有23倍心肌梗塞風險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常見慢性疾病,年紀越大,患病機率越高。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