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度近視工程師患白內障 飛秒雷射輔助順利重返職場

高度近視工程師患白內障 飛秒雷射輔助順利重返職場

【NOW健康 凌芸斐/桃園報導】高度近視的民眾要注意了!1位年約45歲的軟體科技業工程師,原本就有高達800度的近視,加上經常需要加班到半夜,且須每天盯著電腦工作,上個月突然發現自己的視力模糊,起初以為是鏡片沒清潔乾淨,但卻怎麼洗都一樣模糊,這樣的狀況持續幾天後才看診,經確診為白內障。

 

中壢双眼明眼科診所醫師張鈞凱表示,像這樣正值壯年期的白內障患者近年來逐漸增加,為了讓手術更安全順利,通常會選擇搭配飛秒雷射技術輔助來治療白內障。飛秒雷射是波長1053nm、脈衝寬度在千兆分之1秒量級的雷射,可透過電腦控制在比髮絲細小的區域,連續切割聚焦區域的組織,且過程幾乎不產生熱效應波及周圍組織,目前在眼科醫學已經廣泛使用於近視雷射、角膜移植與白內障手術上,可說是十分精密的外科手術。

 

張鈞凱醫師指出,傳統小切口白內障手術需要由醫師先使用顯微鋼刀或鑽石刀,在眼角膜邊緣切開1個約2.2至2.4 mm的切口,方便後續用顯微手術器械摘除白內障;而飛秒雷射則是能夠以優於人工的方式,更精準地定位打造角膜與白內障前囊傷口的深度、長度及寬度,並預先切割弱化白內障組織結構,再用超音波乳化手術將組織震碎吸出。

 

雖然飛秒雷射並非健保給付項目,但目前仍有相當比例的患者選擇以飛秒雷射輔助治療白內障,張鈞凱醫師認為,主因是精準及微創醫療已經為目前醫師及病患對於醫療手術之主流觀念和共識,飛秒雷射比傳統手術安全性更高、更精準,且手術超音波能量需求更低。舉例來說,使用飛秒雷射前會以雷射固定器吸住眼球進行固定,再配合3D電腦光學斷層掃描儀器,監控雷射切割步驟與位置,如此一來便能避免影響雷射切口或傷其及水晶體周邊組織,加上雷射時已經先將白內障的核質進行切割,後續就能減少超音波震動所帶來對眼球細胞的傷害程度。

 

張鈞凱醫師提醒,並非每個人都適合使用飛秒雷射治療白內障,眼窩深、眼裂小患者則不易施行,而過去眼角膜曾受傷產生嚴重結疤或眼角膜病變混濁的患者、瞳孔過小或沾黏的患者的人,都則不適合使用飛秒雷射。由於雷射過程中眼壓會短暫上升,所以重度青光眼的病患也不宜接受飛秒雷射,不過新一代的機型已經可以減少術中眼壓上升的程度,所以輕中度的青光眼患者,或許可經醫師評估後接受雷射手術。手術選擇應務必詢問專業醫師建議,才能提供最適合自已的治療,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9)日牛津AZ疫苗施打2,577人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是開打以來數字最高日,但全台總累計24,450人次,顯示民眾觀望氣氛濃厚,4月12日(周一),開放第3順位,指揮中心希望激出打氣,副指揮官陳宗彥與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都將會接種疫苗;另外,第4順位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例境外移入新冠境外確診病例,分別自印尼(案1056)及菲律賓(案1057)入境,2名個案入境檢疫期間,經疫調判定沒有與他人接觸,因此都沒有匡列接觸者。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案1056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今(20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今年成立屆滿40周年的陽光基金會,邀請基金會代言人任家萱Selina擔任攝影志工並以學姐身分鼓勵陽光學弟妹。有感於陽光每年陪伴近700位燒傷朋友歷經艱辛漫長重建之路,於台灣社會的貢獻與重要性不言可喻,任家萱Selina於「認真看見陽光」記者會中率先捐出自創品牌即食粥品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福是一位搬家公司員工,因為工作時間關係,常需要搬重物,某日騎車上班時,發生車禍,當下是只有左手一些小擦傷,但是幾天後覺得下背有點緊,甚至感覺到痛,到衛福部新營醫院看診。以為擦撞疼痛 卻是脊椎壓迫衛福部新營醫院外科陳秉澤主任先用超音波檢查小福腹部內器官有無受傷,超音波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