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智慧型手機vs.穿戴裝置 追蹤身體狀況哪個使用率高?

智慧型手機vs.穿戴裝置 追蹤身體狀況哪個使用率高?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前一陣子,穿戴式裝置很熱門,不管是運動手環、健康手錶等,價格從幾百元到上萬元的都有,說是可以用來追蹤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像是今天走了幾步、心跳是幾下等等。不過,最近有個研究顯示,如果是要追蹤身體的健康狀況,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可能比穿戴式裝置使用起來更為有效,相關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這個研究包括500名患者,他們參加了費城地區兩家醫院的活動追蹤計劃。其中一半的人在離開醫院之後,使用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序追蹤他們的日常活動,另一半的人則是使用了穿戴式裝置。

 

研究中,會指導患者定期將走路步數的數據發送給研究人員,但如果他們連續四天沒有這樣做,研究人員會透過電子郵件、簡訊或語音訊息來提醒他們。最後分析結果發現,在計劃期間內,與使用穿戴式裝置的患者比起來,使用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的患者比較不會中斷記錄數據。

 

出院之後30天,智慧型手機組中,仍有87%的人在發送數據,而穿戴式裝置中的這一比例為82%;3個月之後的比率分別為78%和68%;6個月後,比率分別為61%和47%,相差了14個百分點。

 

首席作者Mitesh Patel博士表示,大多數擁有智慧型手機的人都會隨身攜帶,因為攜帶手機已經是一種內在的習慣,因此,使用手機來追蹤變得容易許多。而且儘管穿戴式裝置可以追蹤其他指標,但當患者每次取下它們的時候,都有可能永遠不會再重新使用。這項研究還發現,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持續報告他的走路步伐數據。

 

編輯:王詩茜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年關將至,許多家庭主婦們開始大張旗鼓地準備過年佳餚、年菜。而許多專家學長都認為維護食品安全的第一步就是正確的清洗蔬果,但是,主婦們知道怎麼正確清洗蔬果嗎?網路上這麼多號稱可把蔬菜洗乾淨的小偏方,都是真的嗎?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顏敏恆為你一一破解這些網路謠言。謠言一、小蘇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據統計,國內逾500萬名高血壓患者,若血壓控制不當,恐引起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性心臟病、腦中風及周邊動脈阻塞等重大疾病,進而危及性命。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及台灣高血壓學會結合近年來大型臨床試驗結果,並針對亞洲高血壓患者,編寫2015年高血壓治療指引。歐美醫界前年開始,建議放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日前發生復興空難,傳出搜救人員出現感冒、上吐下瀉等症狀,病理學專家推測,可能是因寒流來襲,連日來低溫驟降,搜救人員在進行水上救援任務時,不慎吞入河水,而引起病毒性腸胃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管處處長陳少卿表示,病毒性腸胃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所造成,有多種不同的病毒均可能導致...

閱讀詳情 »

『美忍者』的文章「千萬別放著不管!30秒自我檢查會導致不孕的「虛冷症」」中,由日本整體師高木翔為大家講解了「畏寒與懷孕的關係」。 子宮若是著涼就有可能導致不孕,忽視「畏寒」是很危險的。 在這裡這回就要來介紹可以有效改善畏寒的「子宮溫感按摩法」。   子宮溫感按摩的3個要點 (1)3處穴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