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百歲老人靠「這術」置換瓣膜 破世界紀錄

百歲老人靠「這術」置換瓣膜 破世界紀錄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百歲陳爺爺開心唱歌,很難想像他5年前換過心臟瓣膜!5年前102歲的陳爺爺心臟瓣膜出問題,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TAVI),如今已是破紀錄的107歲人瑞。振興醫院院長魏崢表示,比起傳統手術,年紀大、體力不佳等不適合開心的患者,透過TAVI手術,手術時間短,對生活品質、復原都有幫助。

主動脈瓣膜狹窄 老化是主因

主動脈瓣膜是心臟血液通往全身的大門,老化兼硬化的主動脈瓣,在心臟收縮期無法順利打開讓血液通過,造成輸送至全身循環的血量嚴重不足。振興醫院血管內科主任曹殿萍表示,老化是主動脈瓣膜狹窄的主因,常發生在65歲以上長者,初期症狀會喘、胸痛悶、昏倒,常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

魏崢則補充,大部份主動脈瓣膜狹窄的病人常沒有症狀,但當瓣膜嚴重狹窄時,會發生心絞痛、昏厥及心臟衰竭等,一旦發生症狀,病人的預後將急轉直下,很可能短期內就會死亡,尤其有運動性氣喘等心臟衰竭症狀的病人,猝死機率很高,從有症狀到死亡平均時間為2年。

傳統開胸手術 高齡患者易放棄

過去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直接打開心臟將主動脈瓣膜置換,這是一項很大的手術,可以改善病人的症狀,更可以改善長期的存活率,平均成功率約97%。然而,振興醫院醫療副院長殷偉賢指出,過去一些年紀很大等高風險病人,達1/3就此放棄治療。

振興醫院心臟加護中心主治醫師李永在解釋,傳統瓣膜手術,需要切開胸骨,並停止心跳,一針一線縫上人工的主動脈瓣膜來置換,住院天數多,也需要心肺機停止心臟,且全身麻醉會有疼痛、不舒服等問題,對於年紀大、體力不好的患者是高風險手術。

TAVI手術 老年、體力不佳患者福音

近來有醫師開始使用傷口小的微創手術,然而,李永在提到,小傷口手術對心臟科醫師而言,不一定就是低傷害的術式,還是要全身麻醉,接心肺機,且傷口視野小,手術時間可能更久,風險並沒有降低。根據美國經驗,小傷口的患者風險比傳統手術高很多,無論是住院天數、併發症皆然。

不過,TAVI手術與微創手術不同,李永在醫師說明,透過把瓣膜收在約小指頭粗的導管裡面,導管從患者的鼠蹊部股動脈送入心臟,到心臟後,可選擇會自動張開的記憶金屬材質瓣膜,或者透過氣球打開瓣膜,就可成功植入瓣膜。不用停止心臟,也幾乎不用切開胸骨。

該術特點是手術時間僅約30-40分鐘,傷口小,體力負擔輕,復原快,但需要團隊評估、精準執行。

振興醫院已執行超過560例,且成功率高,吸引日韓等國來取經。魏崢強調,該院重團隊合作,由心臟內外科等醫師相互協助,提升處理高危複雜案例的成功率。


百歲老人靠「這術」置換瓣膜 破世界紀錄

【延伸閱讀】肺癌末期以抗PD-1抑制劑一搏 病情獲穩定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僅為示意圖,來源) 一個小學生突然倒地,心跳驟停,送杭鋼醫院。   記者蔣大偉核實報導:下午​​2點,杭鋼醫院急診科,搶救室門口「正在搶救」的紅燈熄滅。   一位30多歲的女子被護士攙著走出來,終於倒在走廊的長椅上,撕心裂肺痛哭。「媽媽希望你活下去,不想你去上學,...

閱讀詳情 »

相信有很多人會感到年過30後變得「很難瘦下來」。此外,也有些人是因為「很愛吃,無法抑制食慾」「不喜歡運動」等理由,造成減肥老是失敗。 有著相同經驗50歲料理研究家,利用「瘦身料理」,在沒有節食的情況下,1年下來減輕了26kg,引爆話題。 這樣神奇的料理,到底是藏有怎樣的秘密呢?   ■要...

閱讀詳情 »

和誰聊天的時候,有發現對方的口氣實在不好聞的經驗嗎? 或者說不定也有人注意到你的口臭。口臭是長期性的,最重要的是平日上的保養。 所以,這次要從法國的健康資訊網『Santé Magazine』中,介紹10個口臭處理法給大家。   1:喝水 想要提高新陳代謝,就不能不經常喝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