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燒、肌抽搐別輕忽 可能是腸病毒重症

高燒 肌抽搐別輕忽 可能是腸病毒重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台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千萬別忽視家中小孩發高燒、肌躍型抽搐症狀,很有可能是腸病毒重症,日前一名孩童出現此症狀,轉往鄰近醫學中心由急診醫師診斷疑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經過4天住院治療後症狀終於逐漸好轉。上述疫情通報,衛生局與各區衛生所即時進行輔導與協助機構、校方進行環境消毒與衛生教育,並透過健康監測、停課或隔離機制已達控制疫情擴散。

高燒、肌抽 小心為腸病毒重症

阿明夫妻倆育有2子,3歲小瑞在幼兒園接受托育,1歲半小楨由阿嬤照顧。日前小瑞被老師發現發燒、嘴破,聯繫阿嬤帶至診所診查,兒科醫師診療告知小瑞發燒約39度C合併疱疹性咽頰炎,應該是得到腸病毒輕症。患病的小瑞在家休養不久妹妹小楨也突然發高燒,前往診所後醫師發現妹妹發燒到40度C,口腔內疹性咽頰炎,且有3次肌抽搐,立即轉往鄰近醫學中心,因肌躍型抽搐越來越嚴重,心跳每分鐘約200下,急診醫師診斷疑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入兒童加護病房照護及檢查。在醫護人員細心照護後重症症狀逐漸緩解,於4天後康復後出院。

重症以腸病毒71型為主 常見5症狀

上述的小故事都有可能發生在有小寶貝的家庭,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林聖哲局長提醒民眾:腸病毒每年4到9月為主要流行期,可以引發多樣性疾病,大部分感染者是無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重症以腸病毒71型為主,臨床常見明顯之症狀為:發燒、嘔吐、腹瀉、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等症狀。

做好清潔衛生工作 降低感染機率

家長及國小、教托育機構,務必要隨時注意個人及孩童衛生習慣,大人回家後須先更衣、用肥皂洗手後,才抱小孩,小朋友從幼托機構回家後也要用肥皂把手洗乾淨,玩具亦需經常以陽光曝曬或稀釋漂白水(10ml家用漂白水加入1000ml清水)進行清潔、消毒,以減低腸病毒感染機率。若家中孩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在家休息,不要上學,儘可能不讓病童與其他幼童同室,並請注意觀察家中患者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嗜睡、肌躍型抽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持續嘔吐等,請務必立即送醫接受適當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5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健保署再度擴大藥品給付範圍,適應症包括:社區性肺炎、活動性乾癬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血友病、帕金森氏症、癲癇等,隨著使用人數的增加,預估開放後的第5年有近2萬名患者受惠。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連恆榮表示,這次開放給付的5項藥品中,以治療社區性肺炎、含有nemono...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1名27歲簡先生身材高瘦,旁人總羨慕他吃不胖的體質,但他連續多天右胸突然劇烈疼痛,甚至影響呼吸,赴醫經X光檢查,發現左側肺葉大範圍無肺紋,確診為自發性氣胸,考量氣胸範圍大,有壓力性氣胸的風險,醫師緊急處理手術治療後平安出院,也提醒高瘦男子要提高警覺,一旦有症狀務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綜合報導】資深音樂人「小胖老師」袁惟仁在2018年因腦溢血昏倒,而近況為2020年10月他在住處休養時,因跌倒再次昏迷,現在已不能對人有反應,醫師判斷已接近「植物人」情形。腦溢血又稱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108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