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今年適逢台灣寄生蟲醫學之父97歲冥誕,高雄醫學大學特別舉辦「鑽膚之愛•典範傳承--台灣寄生蟲醫學之父謝獻臣院長紀念研討會」,全體大合唱由謝獻臣院長親自填詞的高醫校歌為研討會揭開序幕,從歌詞中不難看出謝獻臣院長對高醫深厚的感情和期許。高醫校歌從民國63年開始傳唱後,串接著40幾載高醫人的共同記憶。許多回來參加研討會的校友,現場再次聽到熟悉的校歌,情緒都忍不住澎湃起來。
謝獻臣院長的長子謝伯舟也特別到場參與並致詞,座長和講者有謝獻臣的學生和同事,其中更包含了5位醫療奉獻獎得主-陳瑩霖、林永哲、鍾信心、黃純德、余幸司;總統府資政張博雅(高醫大醫學系第九屆校友)、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院士、實踐大學董事長謝孟雄(高醫大醫學系第一屆校友)、北美校友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泌尿外科教授暨高醫大講座教授呂福泰、仙妮蕾德創辦人暨董事長陳得福、北美謝獻臣紀念醫學會創會發起人蔡長宗、創會共同發起人施慶順、北美高醫校友會理事長陳蕙詩、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北加州分會會長林錦堂等。因為疫情的關係,部份海外講者無法返國,但大家都不想錯過這次盛會,所以特別以錄影和視訊的方式,隔海同步分享謝獻臣院長在教育及學術上的貢獻,海外觀眾也可透過視訊直播參加這場難得的跨國研討會。
謝獻臣是高雄醫學院(今高雄醫學大學)第4任院長,也是台北醫學大學第5任董事長,曾獲第10屆醫療奉獻獎、行政院衛生署一等衛生獎章、瘧疾根除廿五週年紀念獎等榮譽,對台灣的醫學教育及熱帶醫學研究有很深遠的影響。他一生秉持著「學醫不一定要開業,滅蚊一樣能救人」的信念,投注寄生蟲研究,他不惜充當白老鼠,讓鉤蟲「鑽膚」進入體內實驗,最終揭開鉤蟲壽命最長為五年的答案,藉此鼓勵大家及早治療,但大膽的研究方式讓人為他捏把冷汗。1965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台灣為瘧疾根除地區,是當時世衛認定全球8個瘧疾根除國之一,亦是西太平洋地區唯一成功特例,謝獻臣亦是當時其中一位抗虐功臣,為台灣的防疫史寫下重要的里程碑。
高雄醫學大學校長鐘育志致詞時表示,希望透過這場紀念研討會感念他在高醫服務35年間,大刀闊斧地拓展了校院建設、廣設系所,從既有的醫、牙、藥3系及護理專修科,陸續擴充為12個系、6個碩士班、3個博士班。如:成立熱帶醫學研究所碩士班、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牙醫研究所博士班、藥學研究所、天然藥物研究中心、學士後醫學系、護理學系、公共衛生學系暨研究所、心理學系、復健醫學系、醫學社會學系暨化學系等系所。
台灣的公共衛生發展,在一代代的努力下,成長茁壯。在COVID-19的疫情衝擊世界的現今,台灣的疫情在政府及民間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守住防線,是台灣公共衛生成果向世界發聲的重要時刻。
【更多新聞】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快新聞/揪無症狀確診者 王必勝:週二起對1400名移工篩檢
京元電子公司發生群聚感染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日設立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昨晚表示,15日起將針對6家電子廠1400名高風險移工進行PCR篩檢,希望早日將無症狀的確診者找出,進行後續處置。昨天是端午節,也是京元電子設置前進指揮所的第11天,王必勝昨晚在臉書說明工作進度,他表示,13日京元就地...
閱讀詳情 »快新聞/台灣人飛中國打疫苗? 指揮中心:出境人數無特別增加
中國國台辦聲稱,台灣有超過8成民眾願意接種中國疫苗,且已經有6.2萬名台灣人在中國打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日指出,今年6月份前往中國的人數並沒有特別增加,都是呈現穩定狀況。中國不斷表達想要援助台灣疫苗,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稱,台灣超過8成以上民眾願意接種中國製疫苗,也期盼盡快進口中...
閱讀詳情 »【有影】為什麼根管治療很少一次完成?來聽牙醫師說分明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加強防疫期間需要重新調整工作及生活節奏,不少人藉由吃甜點或零食排藉各項壓力,卻也因此埋下蛀牙因子,一但沒有做好清潔工作,可能迎來牙痛危機。牙科醫師表示,要是蛀牙太過嚴重,就需要安排上麻藥做根管治療,不過有些病人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回診二到四次才能完成療程?...
閱讀詳情 »快新聞/疫苗開打日巧逢警察節 花蓮吉安分局長:一輩子難忘
日本贈送的124萬劑AZ疫苗,已由中央分配各地方政府。花蓮縣分配到1萬3500劑。今開放第2類至第5類人員施打。其中吉安國小由門諾醫院醫護團隊負責,活動中心設有報到區、資料填寫區及注射區等3大區,每梯次可替120人接種,預計今天能接種500劑疫苗。花蓮吉安分局長王文生受訪表示,6/15剛好是警察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