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惡化快 荷爾蒙合併療法帶來福音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惡化快 荷爾蒙合併療法帶來福音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素有「長壽癌」之稱的攝護腺癌,通常癌細胞進展、擴散較慢,早期症狀不明顯,但研究發現有些癌友屬於高風險類型,發現時已經有骨頭轉移,甚至於其他臟器轉移,若不及早積極治療,恐嚴重影響生活的品質。


攝護腺癌若風險愈高,疾病進展愈快,死亡的風險也會增加。台大癌醫中心醫院腫瘤外科部主治醫師呂育全指出,臨床上判斷高風險攝護腺癌,主要會依據格里森分數(也就是病理惡性度)、有無骨頭或是其他內臟轉移來判定。當格里森分數等於或大於8以上,就屬於惡性度高的攝護腺癌;若經骨骼掃描發現骨頭轉移超過3處;或已有肝、肺部等內臟轉移,前述3者符合其中2項,即屬於「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與轉移,是受到男性荷爾蒙所控制。臨床上,針對轉移性攝護腺癌會先以荷爾蒙去勢療法為主,經過1至2年的傳統荷爾蒙治療後,疾病很可能會惡化進展到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就必須考慮搭配新一代口服荷爾蒙藥物或化學治療。


然而,若是患者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新一代荷爾蒙抑制療法或是化學治療可提前使用。呂育全醫師說明,傳統荷爾蒙治療合併化療或加上已納入健保給付的新一代荷爾蒙療法,能延緩疾病惡化,平均可增加近1年半的存活期。


呂育全醫師提到,對於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在療程的選擇上,通常會評估患者的年齡、身體耐受力與共病,來決定要合併使用化療抑或是搭配新一代荷爾蒙療法。尤其是年紀相對年長或是身體耐受力較差的患者,會考慮以傳統荷爾蒙治療搭配新一代口服荷爾蒙藥物,幫助延長壽命與維持整體生活品質。


呂育全醫師曾收治1名70多歲的攝護腺癌患者,因健檢時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的數值從1點多逐年往上攀升,未料來到台大癌醫中心醫院門診時,抽血檢測已超過20以上,觸診時發現攝護腺有明顯硬塊,頓時直覺不妙,緊接著安排住院進行切片,全身骨骼掃描和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已出現多處骨頭轉移,且切片結果為攝護腺癌,格里森分數為8,疾病進展很快,符合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指標。幸好病友後來接受傳統荷爾蒙去勢療法加上新一代口服荷爾蒙藥物治療後,病況獲得穩定控制,病友也更有信心面對抗癌的挑戰。


呂育全醫師坦言,現階段採用荷爾蒙療法搭配新一代荷爾蒙藥物的合併性療法是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治療趨勢,不僅有助於延長攝護腺癌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若能在疾病確診時就及早介入,也有助維持患者較佳的生活品質。


更多NOW健康報導
▸定期肝癌檢查仍罹患晚期肝癌 醫呼籲雙管齊下才正確!
▸國人10大死因癌症蟬聯39年首位! 癌症死亡時鐘慢3秒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剛出生女嬰,左膝竟扭轉90度,確診為先天性膝關節脫臼;醫師立即進行徒手復位術,並打上石膏固定,後續門診追蹤預後良好,不影響膝蓋彎曲角度,以及日後行走功能。 先天性膝關節脫臼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雷鎮豪指出,這名女嬰的母親產檢正常,但胎兒出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43歲胡女士,3年前腹部腫大就醫檢查,發現子宮肌瘤長達20公分,醫師建議切除全子宮,但她無任何不適而作罷;去年再次回診追蹤,卻發現肌瘤長到30公分,才同意摘除子宮。切除後的肌瘤重達6000公克,就像懷了雙胞胎,堪稱有史以來最重的個案。 肌瘤不切除會變大 收治個案的台北...

閱讀詳情 »

但一定要記得一分錢,一分貨!千萬不要因貪圖便宜而到不專業甚至是沒證照的醫美診所裡,讓黑心醫師施行手術。而且在進行微整形時請一定要做足功課,不要別人跟你說哪家的便宜,就以為自己賺到,要使用什麼產品、什麼藥劑、份量多少、施打於哪個部位以及如何施打可是通通都有學問! 底下的血淋淋照片可能會讓你不舒服,敬...

閱讀詳情 »

  每天在上廁所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尿是什麼顏色?沒想到可以從小便來看身體的健康狀態,到底尿的顏色跟健康有什麼樣子的關聯性呢?當身體機能出現某些異常時,這時在尿液中會出現一些反應,如應當藉由尿排出體外的廢物,卻不被正常排泄出;而不該出現在尿液的某些物質卻在尿液中發現。   你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