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高齡化難走、難蹲… 髖關節鬧毛病全台每年4萬多人

▲置換人工髖關節是不少年長者換回行動自如的選擇。(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社會邁入高齡化,因為老了而「寸步難行」的狀況也越來越多,年長者髖關節病變導致疼痛、影響正常活動,在台灣,一年約有4萬多人有輕重不等的髖關節症狀,一旦使用藥物治療、改變生活作息及使用輔助裝置仍無法改善,醫生提醒就得考慮使用人工髖關節,才能減輕或解除大多數的疼痛。

讓人恢復能蹲、能走,行動自如的人工髖關節,怎麼挑選?食藥署今(21)日即召開記者會,建議民眾在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前,務必與骨科醫師充分溝通。

食藥署強調,人工髖關節已經是國內越來越常被使用的醫材之一,而置換人工髖關節之前,務必得依照病患的年齡、活動度、體重、生活習慣等,選擇適合的人工髖關節,並遵守醫院提供的手術前、後注意事項。

髖關節是人體站立或行動時支撐人體重量的主要關節,由股骨頭和髖臼組成,並與軟骨、滑液膜及纖維囊組成,如果發生了嚴重髖關節炎、類風濕性髖關節炎、髖關節骨折、缺血性股骨頭壞死等,不能行使正常功能及活動時,病患通常會感到非常疼痛。

台大醫院骨科部主任楊榮森指出,國人罹患髖部骨折、關節炎等疾患者眾多,且不只是年長者,部分年輕族群也可能因為長期使用類固醇等藥物,導致骨頭壞死,同樣面臨抉擇。

楊榮森說,醫生會根據病情嚴重程度評估治療方式;而人工髖關節不會主我修復,壞一點就少一點,因此,術後保養也是影響其能否用得長久的重要關鍵,初期得注意預防傷口感染,並搭配運動復健以取得更好的功能,其後則是要小心防跌、過度負重或不正常的撞擊、磨損。

食藥署說,人工髖關節是模擬人體髖關節的形狀構造及功能,包含股骨柄、髖臼杯、股小球及墊片4組件,目前股骨柄及髖臼杯之材質以金屬為主,包括鈦合金﹑鈷鉻鉬合金等;墊片多由高分子量聚乙烯及陶瓷材料製成,股小球則多以金屬及陶瓷材料製成,因產品種類繁多,各種產品有其不同的優缺點及適用性,仍應請教醫師審慎評估。

高齡化難走 難蹲… 髖關節鬧毛病全台每年4萬多人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食藥署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為什麼正確的飲食觀念這麼重要呢?就拿連續八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的大腸癌來說吧,它80%的案例是和飲食有關,所以有「吃出來的癌症」封號。 隨便吃、簡單吃、吃得少並不代表就是吃得健康,尤其是烹調的內容和方式也要注意,否則就算醫療水準一直在進步,也救不了你;現在國人除了長年與舊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

閱讀詳情 »

「請問潘博士,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成為我終生的課題,實在不想下半輩子一直與糖尿病為伍,有沒有方法可以逆轉糖尿病呢?」 目前全球患有第二型糖尿病人口約有4 億2,200 萬人,而台灣糖尿病罹患人數也飆破170 萬人,此型糖尿病在全球各地的病患人數持續上揚,必須高度重視。第二型糖尿病最麻煩的就是...

閱讀詳情 »

及早接種MMR疫苗,不僅可有效預防德國麻疹,對於計畫懷孕者也非常重要!萬芳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蘇鴻文醫師表示,孕婦若不慎感染德國麻疹,恐造成胎兒眾多先天性缺陷,包括耳聾、青光眼、白內障、智能不足等,因此建議計劃生育前要進行德國麻疹抗體檢測,及早補打MMR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  德國麻疹病毒對於胎兒的...

閱讀詳情 »

近年來,「快速時尚」成為新主流,但這股潮流已不再僅限於衣著,牙齒美化也悄悄跟上這股風潮。想要改善牙齒門面,傳統作法可能需耗費數週、甚至數月的時間,但隨著牙醫技術的日新月異,現在僅需一天,就能讓牙齒煥然一新!悅庭牙醫院長曹皓崴醫師表示,這種牙齒修復的技術又稱為「當次完成的修復體」,例如目前當紅的瓷牙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