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齡懷孕婦女 高危險妊娠增3成

高齡懷孕婦女 高危險妊娠增3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台灣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有明顯遞延趨勢。民國91年生母第一胎的平均年齡為26.9歲,至101年已來到30.1歲;而91年30歲以上生第一胎的生母占35.6%,現在來到45.9%,代表生母超過30歲才生育第一胎者人數快速增加,已快達半數。新光醫院侯勝茂院長表示,高齡懷孕婦女需面對母親及胎兒潛在的危險逐漸增加,呼籲23至30歲為最佳的生育年齡。

新光醫院婦產科蔡育倫醫師表示,由於晚婚、生育年齡逐年上升及人工生殖科技介入,使得懷孕婦女在生產時,面對母親和胎兒潛在的危險逐漸增加,包括:早產、子宮頸閉鎖不全、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子癇前症、懷孕合併內外科疾病、懷孕時合併有感染疾病、高齡產婦、早期破水、多胞胎、胎兒生長遲緩、胎兒過大、妊娠過期、胎兒窘迫缺氧、前置胎盤、植入性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羊水過少或過多等。

此外,在懷孕期間因母體或胎兒的先天性因素,影響胎兒、嬰兒的死亡或缺陷,都稱為高危險妊娠。根據統計,民國102年在新光醫院照護的懷孕婦女,有超過30%的孕婦為高危險妊娠。

至於懷有雙胞胎的母親,則須特別留意早產風險。77年次張小姐,自然懷孕且為雙胞胎男嬰,在22周時因出血被送醫治療,不僅發現子宮頸開3公分,還看到羊膜有細菌感染情形,隨即安排住院安胎。由於產婦子宮頸閉鎖不全,因此進行子宮頸環紮術以避免子宮頸口持續擴張,在安胎到23周時,因提早破水,在兒科醫療團隊會診後,與產婦溝通將提供早產兒的照護諮詢,產婦同意後即進行剖腹產下2名男嬰,分別為610克、560克。

侯勝茂院長指出,根據統計指出,民國40年,我國出生率為49.97%,到100年已下滑至8.55%,加上生育年齡延後,造成30至34歲、35至39歲的育齡婦女生育率出現成長趨勢,尤其30至34歲的年齡層已躍居第一。由於高齡懷孕婦女在懷孕和生產時,胎兒和母親的風險相對增加,因此,在提高生育率之餘,更要早點生育,建議23至30歲是婦女最佳的生育年齡。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82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康飲食當道,富含營養的紫米、黑米等五穀雜糧廣受民眾喜愛,但有人發現,買回家的紫米以清水沖泡後,洗米水呈現紫紅色至深色,懷疑是否買到人工染色的產品。紫米、黑米富含花青素 清洗時易出現深淺不一顏色食藥署說明,紫米、黑米、黑芝麻是富含花青素的食物,因花青素是水溶性色素,清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3歲陳姓男子,右腰痛了三天,因出現發燒症狀進而就醫,檢查後發現患者的闌尾發炎,但因為拖太久而破裂化膿,使得右下腹出現大範圍的膿瘍(假性腫瘤),醫師利用電腦斷層定位,緊急對膿瘍進行引流,症狀立即獲得改善。急性闌尾炎病程快 未及時就醫恐引敗血症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大腸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國際醫療一直在全球頗具盛名,但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國之間的醫療援助也面臨挑戰,台灣於3/19實施邊境管制措施,但相較於其他國家疫情相對穩定,仍有餘裕提供海外患者一線生機。台北榮總今年5月即收到一名38歲美籍女性的求助,需要進行骨髓移植,在外交部、AIT、衛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境外移入新增3例,國際新冠病例累計突破3千萬!今(1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佈,新增3名境外移入個案,分別由菲律賓、緬甸、日本入境,都已在醫院隔離治療,昨(18)日全球新增個案高達31.5萬,可能是疫情暴發以來最高1天,累積病例約3千萬人。 20多歲菲律賓男入境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