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人個性丕變 可能罹患失智症

家人個性丕變 可能罹患失智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台灣老年人口急遽上升,造成易發生在老人身上的失智症人數也隨之升高,台灣約有20多萬人罹患失智症,影響數以萬計的家庭,必須承擔失智症帶來的困境。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吳易澄表示,失智症是由多重成因造成,除了可能變得健忘,也可能產生幻想或個性改變等,所需的照護資源,必須評估病人狀況來決定。若有相關問題,可尋求醫療機構的協助,幫助失智症病患得到最好的照顧。

「即使有一天你的記憶消失忘了我,我還是會這樣牽著你的手慢慢走。」由渡邊謙主演的電影《明日的記憶》,完整詮釋了失智症家庭的絕望與希望。吳易澄指出,失智症會影響一個人的記憶、思考能力、行為和日常生活能力,其表現也是由許多症狀所組合而成。有愈來愈多家屬陪伴患者,到精神科或神經科求診,主訴多半是記憶力變差、健忘、個性改變,呈現不愛講話或懶惰情形。失智症的核心症狀是記憶退化,家人常常會認為是自然老化造成,而忽略罹患失智症的可能。

吳易澄表示,失智症除了記憶退化外,精神障礙也是常見的合併症狀,包括憂鬱與焦慮、個性大變,甚至出現精神症狀,如幻覺和妄想等。常見的妄想包括,偷竊妄想或懷疑伴侶不忠,甚至出現混亂、激躁或危險的行為,為家庭帶來困擾。更嚴重的情況是四處遊走不慎迷路、睡眠混亂、語無倫次或是喊叫。對失智症病人而言,除了有時需服藥外,還需要安排更結構化的生活作息與環境,針對不同家庭條件,也有不同的合宜支持模式。

吳易澄指出,臨床上對於記憶減退,或合併的精神障礙,都有治療機會,但在過去經驗中,謀求精神障礙穩定,會比改善記憶減退來得具體有效。在臨床工作的處置上,有時能提供必要的藥物來協助緩和症狀,並針對病人的處境,提出適合的照顧技巧和計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821

相關推薦

愛生氣的人很難健康,更難長壽。 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免不了要生五種氣:閒氣、怨氣、悶氣、賭氣和怒氣。 我國首批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程莘農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 要養生,關鍵就要會生氣,會散氣,如果氣散不掉,很多疾病都會由此而發。   五種氣最好別生 退休後,為了排解...

閱讀詳情 »

【瘦身夜宵】 ①紅豆粥-促進腸蠕動,增加排尿,減少便秘,除下身脂肪 ②木瓜沙拉-清脂排毒 ③奇異果-富含維C、果膠 ④西柚-卡路里低,減肥消水腫,使腿部纖細 ⑤香蕉木瓜優酪乳-營養豐富補充能量 ⑥柚子葡萄汁-美容補維C ⑦黃瓜薄荷豆漿-消暑解乏 ⑧枸杞菊花茶-安神護目 ...

閱讀詳情 »

這兩天欣喜萬份,去年8月出席了「臺北市申列美食之都計畫」專家學者諮詢會議,會議中極力推生素食,今終於將素食推向國際的舞台,因台北市政府將以小吃、辦桌文化與素食為代表性美食,準備向聯合國申請「美食之都」稱號。在此感謝成就歷屆「菩提金廚獎」的指導單位林鴻池委員、協辦單位、評審團、選手、義工們,我們終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