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齡生子難關多 友善治療技術助孕

高齡生子難關多 友善治療技術助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生育年齡逐年上升,越來越多女性面臨高齡不孕問題!開業醫婦產科醫師張帆指出,38歲以上女性卵子數量逐漸下降,到了48至52歲更年期時,卵子可能就沒了;而在卵巢功能層面,細胞老化後分裂能力減弱,容易在分裂過程中出錯,使胚胎停止發育、導致畸形等問題;子宮結構也容易因器官老化,而增加長肌瘤、腫瘤的可能;即便懷孕也怕流產,尤其是子宮長異物時流產率也很高;懷孕媽媽的體力負荷挑戰大,生完自主修復力也較差,且高齡也易合併有其他內科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所以,高齡不孕治療個案,可說每個都是極限治療,患者與醫師要充分溝通以尋求最好方式。

雖然高齡婦女進行人工生殖治療成功率較低,但目前不孕治療並無年齡限制。針對年紀較高的患者,醫師會評估排卵型態、子宮健康程度等,進行適當處理。例如,高齡婦女因卵巢機能較差,不但每次取出的卵子數量較低,品質也較差,甚至有時候會在一次療程中完全沒有夠好的胚胎可以植入,但十多年來冷凍技術的改良解決了此問題,現在透過快速冷凍技術儲存受精卵或卵子,讓高齡婦女可以分兩三次取卵,等到累積到足夠數量、品質夠好的胚胎後才植入,增加懷孕成功率。因為,根據衛福部公佈資料,植入一顆胚胎活產率是10%,植入兩顆是28.5%,機會增加約三倍。另外,張帆醫師研發以停經方式來搭配冷凍胚胎療程,效果也相當好,成功提升了懷孕率。

除了可以增加懷孕成功率的技術之外,目前人工生殖技術也逐漸友善化。若患者卵巢功能不佳,需要施打更多針劑,有些人可能會因此出現針頭恐懼症;對此,張帆醫師表示,研究顯示,長效型排卵針一針效果可維持七天,能大幅減少病人打針次數,減少患者身心壓力。張帆醫師舉例,診間有名32歲婦女,卵巢功能不錯但子宮不好,子宮內膜相當薄,因此建議先取卵冷凍後再處理內膜。由於考量患者卵巢功能不錯,且患者也希望減少針劑施打,所以先施打長效型排卵針,然後補劑量後進行取卵,共取到15個卵,其中12個受精、冷凍。到了第二個周期時,再外加賀爾蒙增加內膜厚度,同時打停經針,停三個月才解凍胚胎植入,且成功懷孕。

最後,張帆醫師叮嚀有心求子夫妻,年紀輕時有不孕問題,不要只作檢查卻不積極治療,往往等到想懷孕時,生育的條件已變不好,醫生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高齡者不要喪志,治療失敗沒關係,但要記取教訓,完整記錄每次療程以方便修改,不重複失敗模式;此外,高齡者在治療上可能會嘗試非常規方式,患者應多與醫師溝通以尋求最適用方法。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95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7歲的施先生,17多年前健檢發現罹患C肝,雖積極治療仍宣告失敗,一度發燒、吐血,最後確診肝癌,只剩換肝一途;所幸,小女兒自願捐肝救父,再搭配使用口服新藥治療,目前病毒完全消失。醫師強調,C肝患者肝臟移植,病毒復發風險高達百分之百;若不積極治療,最快3年內變成肝硬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大腸直腸癌已連續8年佔據國內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每年新增患者超過一萬名以上,平均每34.7分鐘就誕生一名腸癌患者。而衛福部資料亦顯示,國人惡性腫瘤死因中,腸癌高居第三,可見大腸直腸癌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 在您的治療過程中,是否曾經因害怕手術危險、造成家庭負擔或化療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癌症連續34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去年新竹縣四癌篩檢總人數為6萬6,371人,其中有897人發現癌前病變、206人確診罹癌,搶得治療先機。為照顧全縣縣民健康,新竹縣不僅提供免費癌症篩檢與成人預防保健檢查,更提供國中女生免費接種四價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簡稱HPV疫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歐洲不孕症權威,同時也是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醫學會創會會員、首任理事長、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婦產科教授賈克‧唐納茲(Jacques Donnez),近日來台參加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年會,發表子宮肌瘤最新的治療趨勢。唐納茲教授表示,子宮肌瘤可能產生3大症狀,包括不孕症、經血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