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高齡產婦早產風險增 適齡生育保障下一代健康

  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6年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2.4歲,女性30歲;而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於101年首次突破30大關後仍逐年遞增,106年已至30.8歲,其中年齡為35歲以上者占21.3%,較101年的13.1%又成長了8.2個百分點,顯示國內晚婚與遲育現象愈趨普遍。國民健康署呼籲年輕男女,婚育要趁早,想要讓孩子有個伴的父母,也要及早規劃下一胎。

  依據105年出生通報統計年報資料,於105年出生之新生兒約21萬人,其中產婦年齡為35歲以上者有5萬7,151人,該年齡層產下低出生體重兒(低於2500克)比例達11.2%,較20至34歲的8.6%高,而且產下先天缺陷兒比例為0.4%,死產比例為1.6%,均較20至34歲的0.3%及1.0%高。

  然而醫學研究統計指出,高齡婦女發生不孕、流產、早產、死產、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風險增加,且隨著產婦年齡升高,胎兒出生體重過低、染色體異常或發生其他先天缺陷的機率也隨之提升;太早懷孕的小媽媽,胎兒發生周產期死亡、出生體重過輕、早產的風險也會增加,因此過早或過晚生育都會影響媽媽和寶寶的健康。

  為提升孕期健康,國民健康署目前補助每位孕婦10次產前檢查、2次產前衛教指導服務、1次超音波檢查、1次乙型鏈球菌篩檢。為防治遺傳性疾病,對34歲以上、本人或配偶罹患或家族有遺傳性疾病、曾生育過異常兒、孕婦血清篩檢疑似染色體異常的危險機率大於1/270者、經超音波篩檢胎兒可能有異常者、胎兒疑似基因疾病等高風險孕婦,提供產前遺傳診斷及遺傳性疾病檢查。

  另外,爲幫助新婚夫妻及準爸媽瞭解生育時鐘,以及為孕育下一代做好準備,國民健康署依據科學實証並參考國際做法,編製《新婚健康手冊》及《孕婦健康手冊》,提供準父母從新婚、孕前準備、孕期、產後相關知識及目前政府提供的產前健康與新生兒照護服務等資訊。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在吃降血脂藥的民眾注意了!食藥署今(20)日公布最新藥物回收訊息,優生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優生”雅脂妥膜衣錠10毫克」,由於向印度購買的原料藥,在他國傳出不純物超標下架的消息,儘管國內檢驗安全無虞,業者仍決定主動預防性回收,共有12...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齡孕婦突發水腫,千萬要小心。門診就有一名35歲孕婦,孕期進入第33周時,突然出現輕微頭痛及全身嚴重水腫症狀,家人驚覺不對勁,緊急送醫,診斷為子癲前症,醫師建議必須住院安胎,沒想到狀況仍不穩定,只好立即剖腹生產,這才平安生下3000公克女寶寶,但孕婦隔日卻出現肺部水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肺癌病人治療後,得小心「二次肺癌」上身!新光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張益誠提醒,文獻顯示,原發性肺癌病人在接受治療之後,得到與癌症轉移不同的第二次肺癌的機率約為10到15%;而預防之道,唯有定期檢查,早期發現癌症以及個人化的治療,才有助治療成功。 另一方面,張益誠表示,多重原...

閱讀詳情 »

隨著新年過去,天氣開始逐漸轉暖,由於日夜溫差大,清晨出門時仍穿著非常保暖的衣物,以至於接近中午時過於悶熱不透氣,此時更應該注意衣物透氣,避免私密處過於悶熱而受感染。大樹藥局歐宗融藥師表示二、三月份連假多往往作息與飲食容易不正常,加上氣溫多變容易感冒,使身體免疫力降低,這時若剛好遇到私密處過於悶熱、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