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髮蒼蒼、視茫茫... 「控糖不佳」竟導致視力模糊

髮蒼蒼 視茫茫... 「控糖不佳」竟導致視力模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嚴加控制血糖,否則一不小心可能因血糖控制不佳,引起全身小血管病變,其中包括眼睛視網膜的血管,就可能造成視網膜病變;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黃毓璇指出,尤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初期通常沒有症狀,視力也不會有明顯變化,等到自覺視力惡化就診時,通常都已經中度以上病變,不得輕忽嚴重性。

未定期追蹤糖尿病 70歲嬤視網膜病變

臨床上,一名70歲李奶奶,幾個月前雙眼視力越來越模糊,但因眼睛不會疼痛也不會癢,加上曾聽聞鄰居因白內障導致視力模糊,因此也以為只是白內障變嚴重,不以為意,直到視力逐漸惡化到連看報紙都看不清楚,家人發現後緊急就醫,經醫師檢查發現,原來患者未定期追蹤控制糖尿病,造成嚴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黃斑部水腫,使得雙眼視力都退化至僅有0.2。

中度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可採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

黃毓璇醫師進一步解釋,患者兩眼的水晶體僅有輕微白內障,進一步散瞳檢查發現,雙眼視網膜皆有許多小出血點、脂肪滲漏和黃斑部水腫,屬於典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表現,安排抽血後,糖化血色素高達9%,代表平均血糖超過200mg/dl,原來患者過去曾有血糖偏高問題,都仍未正視追蹤,才會引起病症,所幸經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合併新陳代謝科積極血糖控制,雙眼視力已進步至0.8。

糖尿病患應定期追蹤視網膜 遠離疾病上身

罹患糖尿病的民眾,5至10年後都有可能發生視網膜病變,因此唯有透過眼底篩檢和定期追蹤,才能有效防範病症;黃毓璇醫師建議,治療上,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透過觀察追蹤合併積極血糖控制,若為中度者則得接受雷射、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等方式,呼籲患者平時除了配合醫師叮囑控制血糖,也應養成定期在眼科追蹤視網膜狀況,才能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治療。

【延伸閱讀】

免疫療法搭化療 突破晚期肺癌治療困境

心房顫動患者難題 :如何預防血液凝結 又要緊急恢復凝血功能?

她21歲擊退思覺失調幻聽 每月一針助重拾精彩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長期致力於守護國人用藥安全與用藥權益,對於推廣民眾正確用藥知識不遺餘力。今年歲末年終,號召員工響應雲林偏鄉聖誕鞋盒活動,不只分享愛心,更透過鞋盒傳遞「聰明用藥,守護健康」的訊息,讓正確醫藥知識的觸角擴及到台灣每一個角落。 叮嚀小卡片 傳遞正確醫藥...

閱讀詳情 »

有些人手指底部會有一塊半月形狀的白色區域,那是俗稱的「月牙」,有的人完全沒有、有的人每根都有,有的人則是一個或兩個,但是有這些差異就開始引起大家的各種猜測,這到底代表著什麼呢?月牙都看不到的人代表「病入膏肓」了嗎? 而小編找來這篇360doc 的文章來替大家揭開真相~到底月牙是個什麼東西呢...

閱讀詳情 »

  許多人在變天的時候就會出現過敏的情形,尤其在冷空氣的季節裡往往更為嚴重,很多人就因此鼻塞不順。但如果鼻子過敏引起鼻竇炎或是鼻子長息肉,就絕對不能拖了,及早治療及早獲得健康。  根據youtube影片,一位國外男子鼻子就出現恐怖症狀,因為一直以為自己是鼻竇炎,因為天氣冷才加劇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以往醫界、營養學界都認為吃飽和脂肪會傷害心血管健康,挪威一項研究翻轉這樣的觀念,研究發現,就算總膽固醇、飽和脂肪攝取量很高,也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不只如此,像內臟異常脂肪儲存、血壓、三酸甘油脂、胰島素、血糖等心臟-新陳代謝風險因子甚至出現改善。 攝取脂肪 重點在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