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髮蒼蒼、視茫茫... 「控糖不佳」竟導致視力模糊

髮蒼蒼 視茫茫... 「控糖不佳」竟導致視力模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嚴加控制血糖,否則一不小心可能因血糖控制不佳,引起全身小血管病變,其中包括眼睛視網膜的血管,就可能造成視網膜病變;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黃毓璇指出,尤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初期通常沒有症狀,視力也不會有明顯變化,等到自覺視力惡化就診時,通常都已經中度以上病變,不得輕忽嚴重性。

未定期追蹤糖尿病 70歲嬤視網膜病變

臨床上,一名70歲李奶奶,幾個月前雙眼視力越來越模糊,但因眼睛不會疼痛也不會癢,加上曾聽聞鄰居因白內障導致視力模糊,因此也以為只是白內障變嚴重,不以為意,直到視力逐漸惡化到連看報紙都看不清楚,家人發現後緊急就醫,經醫師檢查發現,原來患者未定期追蹤控制糖尿病,造成嚴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黃斑部水腫,使得雙眼視力都退化至僅有0.2。

中度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可採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

黃毓璇醫師進一步解釋,患者兩眼的水晶體僅有輕微白內障,進一步散瞳檢查發現,雙眼視網膜皆有許多小出血點、脂肪滲漏和黃斑部水腫,屬於典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表現,安排抽血後,糖化血色素高達9%,代表平均血糖超過200mg/dl,原來患者過去曾有血糖偏高問題,都仍未正視追蹤,才會引起病症,所幸經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合併新陳代謝科積極血糖控制,雙眼視力已進步至0.8。

糖尿病患應定期追蹤視網膜 遠離疾病上身

罹患糖尿病的民眾,5至10年後都有可能發生視網膜病變,因此唯有透過眼底篩檢和定期追蹤,才能有效防範病症;黃毓璇醫師建議,治療上,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透過觀察追蹤合併積極血糖控制,若為中度者則得接受雷射、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等方式,呼籲患者平時除了配合醫師叮囑控制血糖,也應養成定期在眼科追蹤視網膜狀況,才能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治療。

【延伸閱讀】

免疫療法搭化療 突破晚期肺癌治療困境

心房顫動患者難題 :如何預防血液凝結 又要緊急恢復凝血功能?

她21歲擊退思覺失調幻聽 每月一針助重拾精彩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有位45歲的趙先生被診斷出罹患肺腺癌,遵循醫囑治療,後因為常常感到頭暈目眩,醫師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出癌細胞竟已轉移至腦部,更是晴天霹靂,腦部數顆小小的腫瘤彷彿宣判了死期將至,一般會以全腦放射治療來處理腦轉移,但會影響腦部認知功能,無法正常工作甚至需人協助日常,且先前使用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新竹報導】1名出生體重不到1,500公克的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還沒待滿30周,就迫不急待離開子宮這個天然保溫箱,讓接生的婦產科診所緊急轉診,由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醫師密切觀察有無合併症與併發症,直到終於養足體重可以平安出院,醫師提醒未來仍要持續回診追蹤。   新生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謝謝大家,我要繼續打鼓當音樂家。」患有線狀體肌肉病變的連敏哲,努力克服疾病困難,賣力在台上揮灑鼓藝,更拿下獎學金!財團法人王月蘭慈善基金會王文洋董事長以大媽之名創辦的「財團法人王月蘭慈善基金會」,近10年來已扶助逾千名弱勢學童,今年更首度開辦月蘭獎,挑選出12位優秀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根據統計,我國年增1萬3000多名肺癌患者,儼然已成為台灣新國病,其中以罹患非小細胞肺腺癌占多數。如為基因變異,則可使用標靶藥物,但平均使用1年就會產生抗藥性。   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胸腔內科張基晟主任表示,有基因突變的患者都建議吃標靶藥物治療肺癌,差別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