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髮蒼蒼、視茫茫... 「控糖不佳」竟導致視力模糊

髮蒼蒼 視茫茫... 「控糖不佳」竟導致視力模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嚴加控制血糖,否則一不小心可能因血糖控制不佳,引起全身小血管病變,其中包括眼睛視網膜的血管,就可能造成視網膜病變;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黃毓璇指出,尤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初期通常沒有症狀,視力也不會有明顯變化,等到自覺視力惡化就診時,通常都已經中度以上病變,不得輕忽嚴重性。

未定期追蹤糖尿病 70歲嬤視網膜病變

臨床上,一名70歲李奶奶,幾個月前雙眼視力越來越模糊,但因眼睛不會疼痛也不會癢,加上曾聽聞鄰居因白內障導致視力模糊,因此也以為只是白內障變嚴重,不以為意,直到視力逐漸惡化到連看報紙都看不清楚,家人發現後緊急就醫,經醫師檢查發現,原來患者未定期追蹤控制糖尿病,造成嚴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黃斑部水腫,使得雙眼視力都退化至僅有0.2。

中度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可採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

黃毓璇醫師進一步解釋,患者兩眼的水晶體僅有輕微白內障,進一步散瞳檢查發現,雙眼視網膜皆有許多小出血點、脂肪滲漏和黃斑部水腫,屬於典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表現,安排抽血後,糖化血色素高達9%,代表平均血糖超過200mg/dl,原來患者過去曾有血糖偏高問題,都仍未正視追蹤,才會引起病症,所幸經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合併新陳代謝科積極血糖控制,雙眼視力已進步至0.8。

糖尿病患應定期追蹤視網膜 遠離疾病上身

罹患糖尿病的民眾,5至10年後都有可能發生視網膜病變,因此唯有透過眼底篩檢和定期追蹤,才能有效防範病症;黃毓璇醫師建議,治療上,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透過觀察追蹤合併積極血糖控制,若為中度者則得接受雷射、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等方式,呼籲患者平時除了配合醫師叮囑控制血糖,也應養成定期在眼科追蹤視網膜狀況,才能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治療。

【延伸閱讀】

免疫療法搭化療 突破晚期肺癌治療困境

心房顫動患者難題 :如何預防血液凝結 又要緊急恢復凝血功能?

她21歲擊退思覺失調幻聽 每月一針助重拾精彩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倢芯報導)爺爺奶奶今天運動了嗎?隨著台灣社會人口結構的改變,預估在107年進入高齡社會,而在114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彰化基督教醫院社區健康促進中心為了鼓勵社區長者運動健體,配合「9/9國民體育日」,於日前舉辦「運動健體‧爺爺奶奶一起來運動」運動闖關活動,讓民眾用最簡單、省錢的方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近來各國開始重視手術煙霧問題,彰化基督教醫院率全台醫院之先,在開刀房內全面安裝除煙器;經過監測結果,每1cc空氣中超細懸浮微粒濃度,不到其他醫院開刀房的10分之1,有效降低手術煙霧。吸入手術煙霧 容易過敏、致癌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葉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倢芯報導)社區失智老人需要你我多加關心!為關懷失智症患者照護及提倡失智症預防,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特別於急診大樓一樓病房區,規劃成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並開辦「明智學堂」及「失智症診斷得來速」服務,提供一條龍式的全方位失智症照護。年老人數上升 失智症成隱憂苗醫院長許振榮表示,依苗栗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為降低糖尿病足截肢風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陳永泰與國立陽明大學研究團隊,以健保資料庫進行研究,結果發現,使用使它汀類降膽固醇藥物,能夠減少糖尿病患21%的截肢風險,以及降低25%的死亡率。該研究已發表於國際頂尖糖尿病醫學期刊「臨床內分泌與新陳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