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鳥來嬤倡導器捐 籲遺愛人間

鳥來嬤倡導器捐 籲遺愛人間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彰化基督教醫院和台灣諾華公司於4月17日共同舉辦「世界關懷日暨彰基器官捐贈宣導」活動,飾演鄉土劇「鳥來嬤」一角的藝人吳敏特別抱病出席,擔任器官捐贈親善大使。此外,衛生福利部實施器官移植分配新制後,全台首位接受器捐患者黃威程也現身說法,黃太太更親自於活動中簽下器捐同意書,呼籲大家能一同獻出大愛,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於103年10月1日實施,當月13日便有第一例肝臟衰竭的器官捐贈家屬接受移植,手術由彰基副院長陳堯俐負責。接受捐贈的黃威程表示,30年前自己罹患C肝延後治療,最後演變為肝硬化、肝癌,需要換肝,幸運的在器官移植分配新制施行後,成為全國第一位器官贈者。彰基行政副院長周賢彰透露,目前許多病患正等待器官移植機會,希望社會上的男女老幼都能加入器捐行列,給予患者重生的機會。

活動親善大使吳敏近日雙腳關節疼痛,但仍忍痛坐輪椅出席,她透露,自己30年前就知道器捐訊息,本身的觀念就是,人走後便是一具肉體,火化後成為骨灰,不如把有用的器官遺愛人間,不要再有死後留全屍的舊思維。此外,她也特別照顧好自己的器官,希望過世後,能將健全的器官與有緣人分享,幫助他人延續生命。

為鼓勵器官捐贈,根據衛福部「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指出,若待移植者的配偶或三親等血親曾為死後器官捐贈者,可使器官捐贈者的待移植親屬的排序大幅往前,提高獲得器官分配的機會。三等血親如父、母、(外)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外)孫子女、伯叔、姑姑、舅父、姨媽、姪男女、外甥子女等,曾捐贈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臟、眼角膜或小腸等,便符合排序往前資格。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78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全國疫情3級警戒持續兩個月期間,學生不再到學校上課,遠距教學成為不得不的選擇,宅在家使用3C產品也變長,有家長擔憂子女網路過度使用,造成網路成癮及視力受損,致電詢問新竹縣政府衛生局。衛生局也提供四個準則,提供有疑慮的民眾檢視自己或周遭的人,網路使用是否已達成癮。網路成癮成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2020年至今,COVID-19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台灣於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全國進入三級警戒,人民配合中央防疫政策減少移動及外出,期望疫情能盡快獲得控制。國泰綜合醫院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表示,各種防疫措施中,最根本也是最普遍執行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勿摸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世界衛生組織 (WHO)統計,疫情正嚴重的 2020 年,心血管疾病仍佔據全球死亡的首位,平均每年奪去1790萬人的生命,佔所有死因的32%。另據衛福部2020年統計指出,心臟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第二位(僅次於癌症),且與前一年相比上升 3 個百分比。臺灣心肌梗塞學會黃偉春理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疫情肆虐,至今已造成超過400萬人死亡,也是全球開啟高齡化世界指標,年長者在新冠肺炎的防疫規範下可能面臨更大的孤獨風險,大家不妨趁著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返鄉陪伴家中長輩,或是透過電話、視訊傳遞對長輩們的關心之意。沒人陪不一定產生孤獨 孤獨與身心症狀相關台灣精神醫學會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