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黑豹大腸癌逝 患者年輕化注意警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黑豹大腸癌逝 患者年輕化注意警訊

飾演漫威超級英雄「黑豹」的查德威克鮑斯曼(Chadwick Boseman),上月29日驚傳因大腸癌逝世,享年43歲。根據106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癌已連續蟬聯12年十大癌症首位,全台每年有1.5萬人確診為大腸癌,平均37分鐘就有1人,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高雄長庚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陳鴻華說,罹患者的確有年輕化的趨勢。 

有家族史需提前10年追蹤檢查
以往大腸癌患者多為60至70歲,近年明顯出現年輕化的趨勢,40、50歲的患者增加,陳鴻華醫師表示,因年輕人相較於長者較少定期健康檢查,即使有症狀也很容易被忽略,使得因症狀嚴重時發現多已是晚期,治療也較不易。這跟長期生活型態不良也有關聯,如抽菸、飲酒、高油低纖的飲食、長期吃燒烤等致癌物、體重過重等。

陳鴻華醫師提醒,若是有不明原因的長期貧血、腹痛,都一定要就診,至少要做大腸鏡的檢查確認沒事;有家族史的民眾更要特別注意,若是父親在50歲時罹患大腸癌,兒子則必須提前10年,也就是40歲時開始檢查追蹤,才能在早期發現治療。癌前病變、0至1期的大腸癌,經由大腸鏡就能切除病灶,5年存活期高達90%。

糞便帶鮮血多為痔瘡 深色代表腸內出血
國健署宣導50至74歲民眾,每兩年可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讓民眾已經有糞便帶血為大腸癌的觀念。陳鴻華醫師說,大便帶血其實大部分都是痔瘡,若糞便跟血液沒有混在一起,且是絲狀鮮紅色血液,是因為大便排出時壓迫痔瘡出血;反之若糞便中混有深紅色血液,就代表腸子內出血,有可能是腫瘤,不過他也提醒,真正能看到深色血液時多半也已是晚期。

現代人生活習慣不良,壓力又大,若是沒辦法改善工作環境,也一定要盡量少吃過度烹調的食物,降低攝取致癌物,也要定期檢查,才能遠離大腸癌的死亡威脅。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記者 李振麟 /台北報導 資料來源 WeThe News記者 邱璽臣/2021年12月2日 照片來源:截圖自中選會/台視直播 四大公投案將於12月18日舉行投票,第18案「反萊豬」公投於今(2)日舉辦第4場公投意見發表會。反方代表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認為很怪,這次公投未將萊牛加入。正方代...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參考資料來源:美國牙醫學會(ADA) 11月25日是著名的感恩節,許多因為疫情悶壞的民眾,都想趁著這次感恩節聚餐來聯繫親友間的感情,但桌上的感恩節盛宴對你的牙齒友善嗎?美國牙醫學會(ADA)盤點6種常見的感恩節大餐對牙齒的影響! 感恩節大餐-烤火雞對牙齒友善...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儀潔 李文成 韓羽婕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變種病毒「Omicron」殺傷力究竟是不是被高估了?國際間的最新報告出爐,似乎帶來一絲好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2)日下午特別分析來自南非最新統計報告指出,以歐盟目前59例個案都沒有重症或死亡來看,似乎呼...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連續28天「加零」,但境外移入個案卻大暴增,從外籍生、船員到漁工通通都有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下午公布國內一口氣新增17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都坦言,目前國內疫情持續穩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