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鼠蹊部隱隱作痛誤認肌肉痠痛… 壯男竟是股骨頭壞死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直以為是運動後的肌肉痠痛,沒想到竟是骨頭壞死!一名52歲男子,一直有運動健身的習慣,左側鼠蹊髖部已經痛了一年多,卻一直以為是肌肉痠痛,直到從隱隱作痛嚴重到無法走路,就醫才發現其實是左邊髖關節出現問題,承受上半身重量的股骨頭已完全壞死塌陷,像被蛀光的木頭,無法承受身體重量。

西園醫院骨科關節中心主任王大翊表示,「股骨頭壞死」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臨床很多患者一路拖到最後就醫時,往往為時已晚,已呈現很大範圍的壞死,如果放任不管,最後將嚴重致殘。

要命的是,股骨頭壞死壞死病程極快,平均在半年內塌陷,最後需要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才能恢復行動能力。像該名男子也是在接受了左側微創髖關節置換手術之後,才恢復良好。

王大翊說,髖關節是由股骨頭和骨盆上的髖臼組合而成,是人體最大的關節,負責承重工作,也是站立、步行、活動最重要的關節,股骨頭壞死是指股骨頭細胞沒有足夠的血液循環及養份供應而發生壞死坍塌,影響到關節功能,也嚴重影響到日常活動。

為什麼股骨頭會壞死?至今成因還不明,但醫界觀察,包括長期使用類固醇、酗酒、潛水與股骨頸骨折是4個最常見的成因。

王大翊指出,臨床上股骨頭壞死常見於30到50歲,是中壯年髖關節病變的常見疾病之一,且好發於男性,雙側罹病的機率在5成以上,如果未能及時治療,高達9成病況會惡化,最終發展至髖關節受損而需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而疼痛、僵硬、跛行、溼寒加劇是其4大徵兆:

1. 髖關節疼痛:
初期時站立疼痛躺下緩解,後期疼痛加劇,連躺下都會疼痛,從腹股溝到臀部都疼痛,寸步難行。

2. 髖關節僵硬:
關節活動受限。初期時盤腿、下蹲困難。後期活動上出現困難,難以站起身。

3. 走路跛行:
因患肢無法負重,會有踮腳樣走路。

4. 天氣寒溼加劇:
天氣寒冷時,髖關節痠痛、痛感加重。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調查:逾4成青少年撐嘸30分鐘就想滑手機! 愛上網「取暖」者更憂鬱

【有影】兒童叫不醒、唇發紫「心臟停止」 家長學會這一招救活率增1倍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美國牙醫學會(ADA) 2022新的一年即將來臨,美國牙醫學會整理8個牙齒清潔上可能會出現的NG情形,快跟小編一起CHECK自己中了幾個!新的一年一起擺脫不當刷牙習慣,使用正確刷牙方式,讓你牙齒好健康、擁有一口潔白的牙.. 8個不良刷牙習慣...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配合疫情指揮中心春節防疫旅館採檢專案,中醫大新竹附醫和新竹縣政府合作,以深喉唾液PCR採檢。院長陳自諒感謝新竹縣政府鼓勵創新的採檢作法,提供返國鄉親多一種選擇,並且指出三大優點,首先是維持新竹縣春節期間的醫療量能,減少醫護人員到旅館採檢的接觸風險,同時,旅客免受戳鼻之苦...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機相關Omicron染疫人數又再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今(10)日表示,針對桃機的擴大篩檢,過去2天下來已經篩檢8924人,除了2人昨天已對外報告過的確診個案,又找出1人陽性,現在正在疫調中。目前整起桃機相關Omicron染疫人數已來到26...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打亂健康篩檢,台北市衛生局統計,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台北市每年辦理的整合性健康篩檢活動僅辦理了65場,停辦31場次,參加人數較往年下降約1萬人,明顯打亂了民眾規律健檢習慣及受檢意願,恐影響慢性疾病早期發現。而台北市衛生局今(10)日宣布將自2月15日起同步啟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