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鼻涕現血絲、頸部冒腫塊… 男子才知錯誤紓壓方式帶「癌」上門

▲醫師替患者做理學檢查。(圖非當事人/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紓壓選錯方法,先賠上健康!一名43歲男子,因為工作壓力大,長年有抽菸習慣,自認為有紓壓效果,去年意外發現鼻涕出現血絲,又在洗澡時摸到右側頸部出現腫塊,就醫檢查確診已是鼻咽癌第四期,所幸前導性化學治療及後續合併化放療等療程下腫瘤獲控制未擴散,讓他直呼「永遠不想看到菸」!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連銘渝表示,男子經鼻咽內視鏡及鼻咽切片檢查,再接受頭頸部的磁振造影檢查及全身正子攝影後,確診為鼻咽癌,當下全家人都難以置信,不解為什麼這麼年輕就染上癌症。

包括韓國男星金宇彬、馬來西亞羽球世界球王李宗偉等人都是鼻咽癌患者。根據國內統計,每年約有1600人罹癌,鼻咽癌占男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2位,一般而言,男女比例約3比1。

連銘渝指出,鼻咽癌好發年齡為40至50歲,甚至有2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發生原因為多重原因,如家族病史包括遺傳因子、EB病毒感染,環境因素如小時候常食用醃漬食物或鹹魚、抽菸或工作環境的空氣汙染長期刺激等。

不過,鼻咽癌細胞對放射線治療反應良好,連銘渝強調,早期(第一、二期)5年存活率高達80%以上,而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或後遺症,也隨著儀器及技術進步而明顯減少,在台灣,新診斷的鼻咽癌病例中,有6成以上已是第三、四期,但針對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同時合併化學治療,不但可增加存活率,也可降低如肝、肺、骨骼等遠端轉移的機率。

連銘渝提醒,除了少數病人在初期就發現遠端轉移,使病情較難控制外,鼻咽癌已非不可治癒的絕症,即使是局部晚期的患者,經過正規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後,多數不但腫瘤病情能受到控制,甚至可以恢復原有的正常作息及工作。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過年大掃除躲不掉肩頸痠痛嗎? 快避開4大不良姿勢工具地雷

熟男天天爛醉「陰囊腫如哈蜜瓜」 飄腐臭竟是奪命壞疽上身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全球因為武漢病毒而人人自危,一開始科學家認為是因為蛇引起,最後比較多的結論認為最終元凶是來自於蝙蝠。 環境醫學專家彼得·達薩克博士(Dr. Peter Daszak)說:[當我們注意病毒的基因序列,跟現在已知的冠狀病毒比較,會發現他們最相近的親戚是來自蝙蝠。 從過去到...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不少人每天都忙著搶購口罩,但國內專家強調,正確的洗手時機和步驟,更是預防傳染病上身最簡單、有效又經濟的方法,只要掌握正確的洗手時機,不但一口氣可防多種病菌、病毒,甚至易造成不孕的環境荷爾蒙,也能通通洗掉。 董氏...

閱讀詳情 »

陳時中(右)呼籲搭飛機要戴口罩,維護自身安全。(圖/記者李英婷攝) 優傳媒記者李英婷/台北報導 台灣昨(6)日晚間宣布新增3例境外移入武漢肺炎確診案例,其中2例是一對夫妻僅由香港轉機赴義大利旅遊,並未有中國大陸旅遊史,研判在香港出發的飛機上感染機會高,引發譁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晚間發布細胞簡訊示警。(圖/記者李英婷攝) 優傳媒記者李英婷/台北報導 今(7)日停靠在日本橫濱的「鑽石公主號」郵輪,目前爆出有61名確診人數。因該郵輪曾短暫停留台灣基隆港,且旅客曾下船觀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晚間將發布細胞簡訊示警,提醒1月31日曾前往北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