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鼻涕現血絲、頸部冒腫塊… 男子才知錯誤紓壓方式帶「癌」上門

▲醫師替患者做理學檢查。(圖非當事人/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紓壓選錯方法,先賠上健康!一名43歲男子,因為工作壓力大,長年有抽菸習慣,自認為有紓壓效果,去年意外發現鼻涕出現血絲,又在洗澡時摸到右側頸部出現腫塊,就醫檢查確診已是鼻咽癌第四期,所幸前導性化學治療及後續合併化放療等療程下腫瘤獲控制未擴散,讓他直呼「永遠不想看到菸」!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連銘渝表示,男子經鼻咽內視鏡及鼻咽切片檢查,再接受頭頸部的磁振造影檢查及全身正子攝影後,確診為鼻咽癌,當下全家人都難以置信,不解為什麼這麼年輕就染上癌症。

包括韓國男星金宇彬、馬來西亞羽球世界球王李宗偉等人都是鼻咽癌患者。根據國內統計,每年約有1600人罹癌,鼻咽癌占男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2位,一般而言,男女比例約3比1。

連銘渝指出,鼻咽癌好發年齡為40至50歲,甚至有2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發生原因為多重原因,如家族病史包括遺傳因子、EB病毒感染,環境因素如小時候常食用醃漬食物或鹹魚、抽菸或工作環境的空氣汙染長期刺激等。

不過,鼻咽癌細胞對放射線治療反應良好,連銘渝強調,早期(第一、二期)5年存活率高達80%以上,而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或後遺症,也隨著儀器及技術進步而明顯減少,在台灣,新診斷的鼻咽癌病例中,有6成以上已是第三、四期,但針對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同時合併化學治療,不但可增加存活率,也可降低如肝、肺、骨骼等遠端轉移的機率。

連銘渝提醒,除了少數病人在初期就發現遠端轉移,使病情較難控制外,鼻咽癌已非不可治癒的絕症,即使是局部晚期的患者,經過正規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後,多數不但腫瘤病情能受到控制,甚至可以恢復原有的正常作息及工作。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過年大掃除躲不掉肩頸痠痛嗎? 快避開4大不良姿勢工具地雷

熟男天天爛醉「陰囊腫如哈蜜瓜」 飄腐臭竟是奪命壞疽上身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現又傳出松山機場1名日本航空的地勤人員也染疫。日航緊急通知在松山機場的10名員工都先居家隔離,調派桃園機場的員工支援,航班不受影響。但該名確診員工除了在報到櫃台工作外,有時也會到登機門巡視,目前日航還未統計出可能接觸到的旅客人數。更多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民視快新聞》。(民視新聞網...

閱讀詳情 »

根據《韓聯社》報導,美國美國莫德納公司(Moderna, Inc)已和南韓三星生物製劑公司(Samsung Biologics)在美東時間22日在華府簽署合作協議,莫德納公司將委託三星生物製劑公司在南韓生產新冠疫苗。美國莫德納發表聲明,表示與南韓三星製劑公司已簽署「製造服務與供應協議」,三星將負責莫...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2日公布國內32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21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案3462、案3867);另有400例本土個案為校正回歸上週各日個案。疫情嚴峻,林口三井Outlet今天宣布今起至5月25日自主停業3日,進行內部大消毒。另外,京站3家據點今起至5月25日也自主停業...

閱讀詳情 »

近日臉書流傳「簡訊實聯制侵害個人隱私,政府藉機監控人民行蹤」等流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嚴正澄清,此為不實訊息,行政院推出的「簡訊實聯制」免填任何個人資料,店家也不會收到任何資料,僅傳送簡訊予民眾自己的電信業者,且只保留28天後銷毀,除非因疫調所需才會提供。指揮中心請民眾勿再轉傳與散布此則不實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