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5大衰弱指標 家中長老趕緊來測

5大衰弱指標 家中長老趕緊來測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人口結構老化,年長者在壓力事件(如:疾病、親友辭世、摔倒…等)的刺激下,身心狀況與自我照顧能力大不如前的情形時有所聞。「衰弱」是高齡者的風險指標,也是影響老年人失能、疾病預後的重要因素。以臨床文獻資料來看,就有三分之一的住院高齡病患發生新的日常生活功能衰退,甚至因照顧問題入住機構。

82歲有慢性病的李婆婆,日前跌倒骨折,手術後日常生活功能大幅下降,入住養護機構。雖然傷口已癒合,李婆婆仍然每天疲倦、食慾差、白天嗜睡,下床活動意願降低。家人帶李婆婆來到家庭醫學科老人醫學門診檢查。醫師排除疾病可能後,評估為衰弱合併老年憂鬱,為李婆婆整合藥物,衛教家屬並教導復健運動。三方共同努力下,三個月後,李婆婆已能用助行器行走,六個月後,更進步到自己使用單邊四腳拐杖走路,食慾、力氣大幅進步,恢復過往精神。

衰弱並不應該被視為老化 衰弱前期可藉由營養及運動改善
由於衰弱是從身體強健到功能衰退的變動狀態,經常被誤以為是正常老化過程,實際上,若能早期發現衰弱情形並介入,就有機會延緩衰弱狀態、延緩失能。台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老人醫學林純聿醫師表示,衰弱大致分為前期、中期、末期三階段,當病人因行動緩慢、疲累、體重減輕、多重用藥或頻繁就醫等因素來到老人醫學門診,醫師會透過「周全性老年評估」(涵蓋老人用藥、認知、情緒、社會支持資源、靈性、經濟及生活環境等範圍)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照顧計畫。一般而言,衰弱前期著重調整生活模式,藉由營養及運動來改善衰弱情形;中期強調跨領域醫療團隊介入,全面檢視是否有不當用藥及其他危險因子,並建立照護計畫;當病患進入到行動不便、日常生活完全依賴,就屬於末期階段,需提早討論安寧緩和照顧。

衰弱5大評估
林純聿醫師指出,大於70歲(含70歲)長者或一年內出現非自願性體重減輕大於5%的65歲以上老年人,均需由下列五項目來評估「衰弱」情形:
1. 速度緩慢:行走六公尺時間大於7.5秒(即每秒小於0.8公尺)。
2. 無力:慣用手最大握力,男性小於26KG、女性小於18KG。
3. 體重減輕:體重較前一年減輕超過4.5公斤。
4. 疲憊:過去一周超過三天,做事情感覺費力或無法出門。
5. 低活動:男性一周消耗卡數小於383卡;女性一周小於270卡。
上述5項,符合一至兩項,屬衰弱前期,建議調整飲食、運動、每年追蹤;若超過三項,就為「衰弱」表現,可前往老人醫學門診進行整體性評估。

多補充蛋白質和復健肌力訓練 有助長者恢復體力與改善睡眠品質
林純聿醫師表示,約有4成長者為衰弱前期,勿將衰弱視為老化過程,民眾應積極面對「老」的來臨,在衰弱前先行改變生活作息、維持均衡的營養以及好的運動習慣。評估為衰弱前期的長者,在無腎臟病等疾病的考量下,建議每天每公斤補充1至1.5克的蛋白質;並自行練習抬腳、抬臀、站、走等肢體肌力訓練,增加肌力避免肌少症;定期健檢,評估身體狀況,才能享有健康老年生活。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什麼病瘦掉半個人 還得當心皮膚關節慢「炎」

抗癌致勝三秘訣 癌友專屬食譜讓您營養加倍

健康產業新趨勢 台北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 8/30世貿一館隆重登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3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via 1.多素少葷 只靠一種食物單打獨鬥無法降低癌症危險,但如果把它們合理地搭配起來,效果就會迥然不同。就餐時,素食至少要佔2/3,而動物蛋白最好不超過1/3。 2.每天5份果蔬 超重會增加結腸癌、食管癌和腎癌等多種癌症發病機率。而水果蔬菜既有助於保持健康體重,又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專家建議,每...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toutiao) 前日下午,光谷軟件園附近,28歲的李先生從6樓墜下,起身奔跑約200米後昏迷,被120送到市三醫院光谷院區,目前仍未脫離生命危險。 據120急救人員介紹,當天下午3時多,急救車接到呼救來到光谷軟件園與清江山水小區之間的區域,只見一名年輕人坐在地上,意識模糊,背靠著另一...

閱讀詳情 »

從現代營養科學觀點看,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會起到營養互補、相輔相成的作用。俗語叫「鴛鴦配」,一起看下廚房裡常見的「鴛鴦」食物吧! 紅葡萄酒+花生作用:有益心臟 原理:紅葡萄酒中含有阿司匹林的成分,花生米中含有益的化合物白梨醇,二者同吃能預防血栓形成,保證心血管通暢! 魚+豆腐 作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