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K歌飆高音變破鑼嗓 微創手術找回失「聲」

K歌飆高音變破鑼嗓 微創手術找回失「聲」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60歲愛唱歌的謝先生歌藝不錯,愛跟朋友飆高音,有時唱上一整天才盡興。由於聲音疲勞過度,多年前聲音逐漸變得沙啞,出現氣音又容易嗆咳,到處求醫查出是「聲帶溝」問題,甚至被宣告「聲音沒救了」,謝先生苦無良好治療方法只好退出朋友歌唱圈。而後他到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經實施「微創甲狀軟骨聲帶整型術」治療,才挽救回他的聲音!
 
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孫傳鴻醫師,用內視鏡喉閃頻檢查,透過音聲頻譜儀分析複聲頻率及震幅雜亂程度,診斷是很嚴重的「聲帶萎縮合併聲帶溝」。決定採用微創整型術,從甲狀軟骨正前方開一個0.1至0.2公分小洞,用顯微手術器械剝離聲帶表層黏膜和聲帶韌帶沾黏,重新置入脂肪,再填實小洞,。
 
過度使用聲帶變鴨嗓  沙啞逾2周速就醫

謝先生恢復良好,說話聲音從嘶啞慢慢變得清亮,幾乎沒再嗆咳,複聲情形也明顯改善,後續參加嗓音治療課程學習正確發音方式,聲音品質大大改善。術後他總算漸漸找回一起唱歌的朋友,恢復歡唱時光。

孫傳鴻醫師表示,過度使用聲帶、不當發聲、動過聲帶手術造成沾粘,或是接受電療病人都可能發生「聲帶萎縮或聲帶溝」。他也提醒,如聲音沙啞持續超過2周,最好趕快就醫檢查聲帶,並讓喉嚨適時休息;正確發聲是要用腹部發聲,喉嚨才不會過度用力,避免聲音沙啞情形惡化。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1名患者說,平常都沒事,吃完東西卻脖子腫,腫到如乒乓球大小,求診才知是唾液腺結石。唾液腺結石病人常見脖子或下顎突然出現腫塊,腫塊經常在吃完東西後出現,不到2小時又突然消失,直到腫塊越來越大甚至發燒。 初期症狀易輕忽 唾液腺管阻塞結石 萬芳醫院耳鼻喉科醫師丁義芳指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43歲的黃小姐是位老師,因為經常用眼加上用眼不當,時常感覺眼睛緊繃。經檢查後發現滲血,不料術後視力沒有改善,反而因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出血,在二度出血後,透過眼球內抗新生血管因子減輕黃斑部水腫,視力獲得改善,生活也回歸正常,目前僅須定期回診追蹤。 早期難發現 暗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近年全球發生多起因食物造成的大規模疫情,經由吃下受汙染的食物,人體可能感染李斯特菌。若是已受感染的孕婦,也可能傳染給新生兒。年長者、免疫力低的人或是新生兒受到感染,恐怕引發敗血症或腦膜炎。 年長者、孕婦危險 胎兒患病恐死亡 李斯特菌主要透過吃下受污染的食物,例如蔬...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55歲的蔡先生患有乾癬,因當遊覽車司機不便定期回診,導致病情不斷惡化,全身90%都是乾癬病灶,夏天不敢穿短褲,更不敢與客人握手。經過醫師鼓勵,蔡先生積極治療、規律回診,配合醫囑及生物製劑治療,1個月病況就改善。蔡先生終於穿上短袖短褲,與乘客互動也不怕。 乾癬成因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