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特蒐》孕婦逐月養胎 要調整飲食習慣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報導】

婦女懷孕之後,除了滿懷喜悅之外,也開始擔心不知該如何照顧胎兒。

專家看法

中醫師羅明宇表示,傳統中醫講究「逐月養胎」,據此調整飲食習慣,通常早期宜養胎氣、中期宜助胎氣、後期宜利生產。胚胎發育從一至十月,每個月都要注意調整飲食習慣,如此才能生下健康寶寶。



《特蒐》孕婦逐月養胎 要調整飲食習慣

圖:資料圖庫


懷孕一個月

羅醫師指出,這時候胚胎剛剛形成,因此,三餐應稍細熟爛,主食可多吃一些大麥粉,副食調味主要以酸味為主。因為孕婦多半愛吃酸。中醫認為,酸味入肝,所以應補肝以養胞胎。至於辛辣類、腥躁類食物宜少吃或不吃,以免影響胎氣。

懷孕二個月

羅醫師指出,孕婦早孕反應較嚴重,如果要防止嘔吐,可以在起床前多吃些烤饅頭乾、餅乾,不要吃湯菜、稀飯粥。晚餐後嘔吐減輕,這時候可以吃得豐盛。此外,少量多餐、清淡可口、不油膩食物,同樣有助於防止孕吐。

早孕反應指的是懷孕早期,孕婦會出現頭暈、噁心、嘔吐、厭油、胃口差等症狀。

懷孕三個月

羅明宇指出,這個時期孕婦往往易喜易怒,這時宜調肝養胎,需要比平時多吃一些瘦肉、魚類、雞蛋、大豆製品。

懷孕四個月

羅明宇指出,孕婦可多吃一些粳米,倘若孕婦想吐不想吃,這時宜調和胎氣、清肝養胎,經過中醫診斷評估後可吃點菊花烏雞湯。

懷孕五個月

這個時期是胎兒生長發育最迅速時期,同時對營養需求最大,因此,飲食原則不僅要量多也要重品質,這時可以吃一些豬肉、豬肝、豬血、羊肉、牛肉、雞蛋、魚類、海帶、紫菜、芝麻、花生、核桃、蔬菜、水果、大骨湯、大豆製品等食物。

懷孕六個月

孕婦宜少吃寒涼食物、多吃粳米粥、麥冬雞湯,對孕婦來說有補益作用,有助於防範外在邪氣對人體造成影響。

懷孕七至九月

為懷孕後期,這時胎兒日趨成熟,飲食原則應因人而異。如果胎兒發育良好、孕婦身材較胖,建議稍微限制飲食,以防胎兒過大導致分娩困難,反過來說,如果孕婦體質不良、胎兒發育不佳,建議加強營養,三餐要吃得更好。

懷孕十個月

這時候胎兒的五臟六腑等都已長成完備,胎兒等待生產。


本文出處: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23&CID=271956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三十多歲男子有痛風病史,但是並沒有服藥控制,以致有天只是吃了一隻大蝦,竟然就導致痛風發作!醫師指出,痛風是因為體內尿酸升高導致,別以為沒有症狀就不用藥物治療,因為尿酸高有可能引發很多後遺症,要非常小心。 痛風分為急性發作和高尿酸血症 怡仁醫院外科部主任譚傳明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82歲陳姓老婦人,10年前曾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塞執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雖持續藥物治療,但近3~4年來陸續出現呼吸困難、呼吸喘現象,診斷為主動脈瓣狹窄,因考量曾心臟手術且為高齡患者,遂於複合式手術室以「經皮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治療,老婦人現已康復出院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季節轉換時期,寶寶肌膚變得異常敏感,容易出現不適症狀,也因此泛紅、脫皮、敏感、尿布疹、異位性皮膚炎等常常名列各大親子討論區熱門話題,讓不少父母感到擔憂。但想要真正告別寶寶問題肌,專業護理師尹靜貞建議應從日常生活保養時就特別注意! 避免寶寶肌膚不適 從日常照護著手 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人有錯誤迷思,認為更年期女性接受荷爾蒙療法,會造成乳癌。台灣更年期醫學會理事長、奇美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蔡永杰指出,近年來,最新研究早推翻這樣的論點,研究顯示,選擇品質較好的黃體素、雌激素,不只不會增加乳癌風險,反而可能降低乳癌風險,大腸癌、骨鬆等發生機率也會下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