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高易周邊動脈阻塞 病況嚴重有截肢之虞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有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的病人注意啦!醫師提醒,周邊動脈阻塞是老年人與三高患者的通病,病況嚴重時有截肢之虞,平常除了要注意控制三高之外,並應該要注意足部清潔與保暖。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張兼華表示,周邊動脈阻塞依症狀分為四級,一級患者的下肢容易感到冰冷,男性會有掉毛現象,第二級有間歇性跛行,走路會感到腿疼痛,須休息後才能再走,但走一段路又會痛到需要停下,第三級則會連休息時都覺得腳痛,第四級時,腳趾頭末梢會變的蒼白,甚至轉為紫黑,並且會因腳部缺血而出現水泡、逐漸潰爛,或是受傷後變成慢性潰瘍,甚至必須截肢。

臨床上,就有一名81歲有高血壓及糖尿病人,下肢動脈嚴重阻塞,日前經由張兼華醫師以心導管手術來打通阻塞的血管,術後恢復良好;張主任表示,藉由導管的方式,只需要一個針孔,就能打通阻塞的血管讓患肢重獲血流,不像傳統繞道手術,會有50-80公分以上的傷口,術後還會因疼痛須休養一週才能下床行走。

周邊動脈阻塞初期不會有明顯的症狀,通常只是走路時會感到輕微的疼痛,走路會痠且無法走遠,因此很容易被忽略;因此,張兼華呼籲,有三高的病人一定要戒菸及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肪,而且平時要注意足部清潔與保暖,如果有下肢冰冷、掉毛及間歇性跛行等初期症狀,就需儘快就醫,早期治療才能避免截肢的遺憾。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32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最近還滿流行喝油養生,甚至有喝油減肥一說,有人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油;然而,營養師提醒,每人每天油脂攝取量應在二湯匙以內,由於油脂也是熱量來源,所以千萬不要過量,以免體重增加,甚至有心血管疾病危險。 早上起床後就直接喝上一湯匙 喝油養生法所用的油包括有橄欖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名年約40歲、本身有高度近視的上班族,平常面對刺眼陽光,雖瞭解紫外線危害,但因自認僅通勤、午休或洽公才會外出,無需做任何眼睛防曬,近來發現視線朦朧,原以為是本身近視度數加深不以為意,直到發現在陽光下眼前視野霧茫茫,才驚覺視力惡化,緊急就醫後確診為白內障。 過度紫外線曝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壓力不只造成自己壓力肥,還會導致另一半發胖。美國密西根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對於老夫、老妻來說,若其中一人長期承受壓力,另一半體重容易上升,並產生肥胖問題。 婚姻品質、壓力 導致體重上升 美國密西根大學以50歲以上夫妻為研究對象,研究人員認為,婚姻品質不佳,可能導致體重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家族系統排列」是屬於心理治療範疇,為幫助病童邁向身心健康,高雄長庚醫院兒童神經內科醫療團隊與社服課,特別提供「家族系統排列」輔助醫療研習課程,希望透過家族團體治療,能夠找出孩子的疾病及問題的癥結,進而能使病況獲得改善。 德國心理學家開發出來的團體治療 兒童神經科疾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