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要輕忽了糞便潛血檢查 大腸直腸癌的警訊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周先生66歲,是一位退休司機,今年5月進行大腸直腸癌篩檢後,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但因無明顯症狀,故未進一步檢查,至今年9月因腹部疼痛併可觸摸腫塊至急診求診,檢查後為乙狀結腸癌並膿瘍形成,經手術切除併人工肛門成行術(Hartmann’s operation)已順利出院,但病理分期為第三期,因此目前正接受化學治療中。

丁先生52歲,是一位上班族,早在今年初的大腸直腸癌篩檢結果,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也因無明顯症狀故未進一步檢查,至今年8月因排便習慣改變及體重減輕至門診求診,檢查後為直腸癌,經腹腔鏡低前位直腸切除手術後,已順利出院,但病理分期為第三期,故現正接受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中。

根據衛生署公佈之統計報告,惡性腫瘤仍為98年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依舊高居前三大癌症死因,其中大腸直腸癌之死亡成長率及佔有率均較往年升高,為了儘早發現儘早治療,今年國民健康局針對年滿五十歲未滿七十歲之國人提供了免費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檢查。

臺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外科主治醫師陳建成表示,近來發現國人接受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檢查後,卻忽略了後續追蹤與治療,導致診斷與治療的延誤。

陳建成指出,很多大腸直腸癌一開始並沒有顯著且特別症狀,等到有症狀(例如:體重減輕、貧血、可觸摸到腫塊、排便習慣改變、裏急後重感、血便…等)時,可能都已經是比較嚴重的期別,糞便潛血檢查可以當作是大腸直腸癌警訊,雖然不能將糞便潛血檢查異常跟大腸直腸癌劃上等號,但卻是告知民眾該做進一步檢查的訊息,檢查可能包括大腸鏡、下消化道攝影…等,需要依照不同的狀況有所選擇。

陳建成說,最近臨床上遇到多起案例,皆早在幾個月前,國健局就已通知糞便潛血檢查異常,應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與追蹤,但因諸多原因且無特別症狀而被輕忽。等到病況惡化才至醫院求診,此時有的案例形成腹腔內腫塊並膿瘍,有的不僅侷限一處大腸,更是侵犯到多處大腸,甚至是侵犯到小腸或是遠端轉移,這樣不僅造成治療上更困難,預後也更為不好。

他提醒民眾,不要輕忽糞便潛血檢查結果,有異常一定要儘早至醫療院所做進一步追蹤檢查,隨著醫藥進步,大腸直腸癌治療方式不論在手術方式、化療藥物或是放射治療方式,皆有許多成長,所以對於大腸直腸癌應該更積極的防治與面對。

臺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外科表示,除了傳統大腸直腸手術外,腹腔鏡微創大腸直腸癌手術亦是大腸直腸癌治療的一項新選擇,更是該院致力發展的微創手術重點之一,以期能帶給市民更多更完善的醫療照護。

相關推薦

各位覺得一個人的吻技重不重要呢?呃……我覺得我完全在問廢話,要是接吻技術爛到爆,就算遇到再怎麼喜歡自己的對象,約會一、兩次之後,可能也會被你的爛吻技嚇跑,不過kiss是會熟能生巧的,所以也別太灰心啦!如果你不知道怎樣才算是對方吻技好,就來看看在接吻時你有沒有以下的感覺吧?...

閱讀詳情 »

    (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人都想長壽,但如何做到呢?這一點我們不得不向鄰國日本取取經了。 日本人在平均壽命方面已躋身世界第一。據日本厚生勞動省針對老年人的調查顯示,2015年100歲以上老年人達到6萬1568人。在日本開始進行統計的1963年,百歲老人在日本僅有153人...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全景圖庫)在2015年大陸媒體報導,浙江的一名4歲男孩,他被媽媽抱進醫院時,已經發燒2天了,小臉蠟黃,一點精神也沒有。孩子發燒一直不退,尿的顏色也變得很深,像濃茶一樣。經過檢查,男孩得的是急性溶血性貧血,且屬重度貧血,情況非常危急。據男孩媽介紹,這幾天蠶豆剛上市,她就買了些做給兒子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