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要輕忽了糞便潛血檢查 大腸直腸癌的警訊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周先生66歲,是一位退休司機,今年5月進行大腸直腸癌篩檢後,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但因無明顯症狀,故未進一步檢查,至今年9月因腹部疼痛併可觸摸腫塊至急診求診,檢查後為乙狀結腸癌並膿瘍形成,經手術切除併人工肛門成行術(Hartmann’s operation)已順利出院,但病理分期為第三期,因此目前正接受化學治療中。

丁先生52歲,是一位上班族,早在今年初的大腸直腸癌篩檢結果,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也因無明顯症狀故未進一步檢查,至今年8月因排便習慣改變及體重減輕至門診求診,檢查後為直腸癌,經腹腔鏡低前位直腸切除手術後,已順利出院,但病理分期為第三期,故現正接受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中。

根據衛生署公佈之統計報告,惡性腫瘤仍為98年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依舊高居前三大癌症死因,其中大腸直腸癌之死亡成長率及佔有率均較往年升高,為了儘早發現儘早治療,今年國民健康局針對年滿五十歲未滿七十歲之國人提供了免費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檢查。

臺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外科主治醫師陳建成表示,近來發現國人接受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檢查後,卻忽略了後續追蹤與治療,導致診斷與治療的延誤。

陳建成指出,很多大腸直腸癌一開始並沒有顯著且特別症狀,等到有症狀(例如:體重減輕、貧血、可觸摸到腫塊、排便習慣改變、裏急後重感、血便…等)時,可能都已經是比較嚴重的期別,糞便潛血檢查可以當作是大腸直腸癌警訊,雖然不能將糞便潛血檢查異常跟大腸直腸癌劃上等號,但卻是告知民眾該做進一步檢查的訊息,檢查可能包括大腸鏡、下消化道攝影…等,需要依照不同的狀況有所選擇。

陳建成說,最近臨床上遇到多起案例,皆早在幾個月前,國健局就已通知糞便潛血檢查異常,應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與追蹤,但因諸多原因且無特別症狀而被輕忽。等到病況惡化才至醫院求診,此時有的案例形成腹腔內腫塊並膿瘍,有的不僅侷限一處大腸,更是侵犯到多處大腸,甚至是侵犯到小腸或是遠端轉移,這樣不僅造成治療上更困難,預後也更為不好。

他提醒民眾,不要輕忽糞便潛血檢查結果,有異常一定要儘早至醫療院所做進一步追蹤檢查,隨著醫藥進步,大腸直腸癌治療方式不論在手術方式、化療藥物或是放射治療方式,皆有許多成長,所以對於大腸直腸癌應該更積極的防治與面對。

臺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外科表示,除了傳統大腸直腸手術外,腹腔鏡微創大腸直腸癌手術亦是大腸直腸癌治療的一項新選擇,更是該院致力發展的微創手術重點之一,以期能帶給市民更多更完善的醫療照護。

相關推薦

在生活中,翹翹二郎腿似乎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一窩在椅子裡,便習以為常地把腿給翹了起來。翹二郎腿讓有些人覺得比較舒服,還有把翹二郎腿當作優雅姿勢的。但你知道嗎,翹二郎腿可能引發多種病症。為此,美國還專門發起一項運動,要求婦女「停止交叉雙腿一天」。 無論是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還是在戶外工作或者是休閒的人群...

閱讀詳情 »

在補鈣問題上,人們都很看重,各種營養藥品滿天飛。事實證明,通過飲食補鈣比藥物更有效,也更健康。這裡將含鈣量最多的前十種食物做簡要介紹,可根據自己需要進行食補。 第一名:芝麻醬 很多人以為鈣含量最豐富的是牛奶,其實在日常食物中含鈣量最豐富的是芝麻醬。芝麻醬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過重及肥胖者(BMI≧24)比例為38.5%,將近每三人當中就有一人超重,減肥更是不少女性同胞的終身職志。除了少吃多動,許多沒日沒夜辛勞上班族,會選擇保健食品或藥品來減重,若取得管道來路不明,可能會帶來副作用,最後不但沒減重成功,還賠上了健康。然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