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久站便血 3顆內痔在作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久站便血 3顆內痔在作怪!

台中一名30歲工程師小蔡因工作型態每天站立工作超過8小時,因為在無塵室內穿脫無塵衣不方便,擔心會頻上廁所而不敢多喝水,加上小蔡較喜歡吃紅肉,蔬菜常攝取不足,前陣子開始發現持續一周的排便擦屁股都有血,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是3顆內痔在作怪。醫師採取內痔結紮手術簡單恢復不適,對工作繁忙得族群是最佳的選擇。

血液循環差、飲食失衡、排便太過用力

烏日林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表示,患者因久站造成肛門血液循環不良,加上飲食攝取失衡、排便時過度用力才會造成痔瘡。內痔結紮手術是將一條醫療用小型橡皮筋套在內痔上,經過一段時間後,血液將輸送不到痔瘡內,過程中便會逐漸縮小、掉落。

痔瘡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好發年齡層為20歲至60歲的,常見症狀大多為解便帶有鮮血、肛門有搔癢感、肛門疼痛及組織脫出;痔瘡的高風險群為長期便秘、蔬果水分攝取不足、缺乏運動、長期臥床或懷孕婦女等族群,需要特別注意,大多數人覺得痔瘡是尷尬的問題,時常等到嚴重時才就醫。

多攝取含纖維質的蔬果、養成規律作息

陳威佑醫師表示,平時多補充水分,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蔬果,如:菠菜、芹菜、木瓜、香蕉、糙米等,保持適當的運動,養成規律的作息,配合醫師開立的消炎止痛、軟便劑及痔瘡藥膏使用。對於痔瘡脫出無法推回者,或非手術治療無效者需以手術治療。

9成腸癌患者便血都以為是痔瘡

高達9成左右的大腸直腸癌患者,當發生排便出血都會誤以為是痔瘡,若是沒有就醫檢查很容易延誤病情,建議民眾出現血便症狀,千萬不要輕忽,須就醫經由醫師判斷,進行大腸鏡檢查,才能分辨是痔瘡還是腸癌。

另外國健署推動的免費四癌篩檢,只要是50歲至74歲的民眾,可接受每2年1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如果報告呈現陽性,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可早發現早治療,提高大腸癌的治癒率與存活率,定期接受檢查為根本預防之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李先生2年前與朋友聚餐,小酌後發現肚子不舒服、容易飽脹,原以為是年紀大、腸胃蠕動較慢所造成的消化不良,過去都沒有照過胃鏡的他,至腸胃科門診接受胃鏡檢查後,發現竟然已罹患第3期胃癌。 上腹疼痛、胃灼熱 誤當消化不良 根據WHO癌症報告顯示,全球胃癌死亡人數排名第3,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24日凌晨屏東縣發生一起27歲兒子弒父的人倫悲劇,據瞭解,犯下殺人案的孩子因長期隱忍父親對母親家暴辱罵,前天晚間深夜難以忍受父親再度辱罵,挺身維護母親反遭拳腳相向後,失手將父親刺死。 傳統道德的束縛 委曲求全 這樣的悲劇近年時有所聞,3年前彰化縣一位大學生因自小目睹...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無法提重物、爬樓梯好累、連坐著都在喘,你很有可能罹患肺高壓,馬偕紀念醫院肺高壓介入醫學醫師吳懿哲表示,大約7成患者轉診時已經是非常嚴重的狀況,生活需家人隨時照料,且病人情緒普遍不佳,治療意願低落,十分消極。 容易喘、疲倦 39.2%找不出病因 罹患這種症狀的民眾會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家住四樓的50歲吳女士,過去身體硬朗,3年前爬樓梯開始容易喘,到市場買菜提東西也覺得快喘不過氣來,後來從1樓到2樓都成問題,久而久之變得不想出門,經診斷為肺高壓(PH)中的慢性栓塞性肺高壓(CTEPH),接受手術後,易喘的問題解決仍有限,目前病情穩定,成功擺脫呼吸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