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你還在吃維他命嗎?5大可怕危害你可能不知道..............

你還在吃維他命嗎?5大可怕危害你可能不知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近年來,隨著工作忙碌、生活型態及與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現在三餐在外的人越來越多,以致在營養攝取方面,無法達到均衡,因此,就有民眾開始習慣天天吃健康食品,希望能藉此來營養均衡,但事實上,像是民眾常常食用的維他命,在製作過程中都會添加一些化學物,雖然合法,但有些添加物在長期服用後,卻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影響,所以建議民眾應透過食用天然的蔬果來進行補充,以減少攝取健康食品為佳。

維他命常見5種化學添加物 攝取過多恐增隱憂

一般來說,健康食品主要是用來調整身體功能,並不能當作藥物使用,是一種介於食品與藥品間的東西,而在門診上,林口長庚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表示,經常有病患帶著兒女們出國購買的健康食品來詢問,但其實是不建議民眾食用,因為第一它沒療效,第二是化學添加物多,第三則是輕易服用下沒有經過政府認證的健康食品,恐怕會有副作用,對於肝、腎功能差的民眾更是一大隱憂。

此外,醫師更以維他命作為舉例,主要維他命可分為天然攝取及人工合成,天然攝取指的就是從蔬果中所獲得到的營養素;人工合成則是藥廠經過合成後所製成的,而這種人工合成的維他命,有5種常見的化學添加物,若是攝取過多,對人體而言可是存在著許多隱憂。

1)人工色素/市面上大部分的維他命都會添加人工色素,使外觀看起來比較鮮豔,其目的就是要吸引他人注意,但醫師表示,人工色素黃色4號、5號、紅色6號、40號,與注意力不集中、過動有關,甚至也會影響智力發展。而這些人工色素除了會添加於維他命外,就連常吃蛋糕、巧克力、馬卡龍等裡也會添加。

2)光澤劑/很多維他命表面都是光滑的,主要是因為業者會在表面上包覆光澤劑,為的就是增加光澤,使它看起來更漂亮,吸引他人食用,但光澤劑主要的成分為蟲膠、石油蠟或合成石油蠟等,容易引起過敏反應、蕁麻疹等。

3)白色色素/為二氧化鈦,添加於維他命中,讓白色部分看起來較明顯。但曾有動物實驗指出,當牛吸入過量後,易導致肺部組織發炎反應,造成細胞傷害,甚至致癌,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吸入二氧化鈦,視為人類可能致癌原因。

4)潤滑劑/為防止維他命沾黏在一起,常利用食品級的潤滑劑硬脂酸鎂添加於維他命、健康食品中,但硬脂酸鎂屬於化學物質,對於過敏體質的人而言,容易誘發過敏反應。

5)抗結塊劑/主要是避免食品、原料黏結在一起,常利用二氧化矽添加在食品中,而就早期的研究中發現,若是長期吸入二氧化矽,會引發矽肺症、肺癌。

除此之外,維他命又可分為水溶性與脂溶性,水溶性維他命,包括C、B,若攝取過量較能隨著尿液排出,但若無法順利排出,累積後則會傷肝;脂溶性維他命,包括A、D、E、K等,若攝取過多,存在體內恐會引發神經毒性、傷肝、傷腎等風險。

鈣片攝取過多 當心引發高血鈣症

顏宗海呼籲,千萬不要把健康食品當藥物食用,且切勿過量,以避免攝取過多造成反效果,例如:為了預防骨質疏鬆,攝取了許多鈣片,但過量後卻引發高血鈣症,出現脫水、腎衰竭、便秘等症狀;亦或者家長為了預防孩童近視,特地購買維他命A,但過量後卻可能造成視力爆增、神經病變及腎衰竭。除非像是嚴重營養不良、老年人、全靜脈營養患者等少數民眾需要額外補充,一般民眾僅需均衡飲食,其實是不太需要進行補充的。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48歲的張先生明明睡很飽,看起來卻無精打采,還出現大小眼。就醫檢查診斷為「肌無力症」。大林慈濟醫院眼科主任樊文雄表示,眼科有一個簡單的檢查,眼睛冰敷2分鐘後,如果大小眼變好了,就有可能是得到肌無力症。 肌無力症大概75%只有眼睛症狀 眼瞼下垂、複視 樊文雄主任說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藝人余天曾表示健檢時發現攝護腺癌,完全無症狀,發現就是第三期,所幸還可以接受開刀切除攝護腺。事實上類似余天的案例並非少數。 攝護腺癌症狀少 出現骨頭疼痛已轉移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億聲表示,攝護腺癌好發於60至75歲的男性,過去西方國家發生率比台灣高出許多,近...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臭豆腐又臭又香,是熱門的台灣小吃。酥脆的外皮,一口咬下後緊接著綿密多汁的口感,搭配酸酸甜甜的泡菜,真是絕妙組合。但這道美食營養嗎?營養師提醒,臭豆腐透過蒸、煮、炸等不同調理方式,營養不盡相同,且泡菜醃漬鹽份較高,慢性疾病的病人應淺嚐即可。 臭豆腐發酵過程中 產生維...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70歲的張阿嬤,曾長達10幾年照顧罹患失智症的爸爸,擁有對失智症的病識感。今年驚覺自己在走去熟悉的菜市場路上,竟感到陌生,一開始家人都以為阿嬤只是最近太累;沒想到半年後,家人發現阿嬤每天跳針重複問孫子讀國小幾年級,常常忘記東西放在哪,家人驚覺不對勁帶阿嬤就醫,才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