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攝護腺癌有症狀已轉移!預防重於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攝護腺癌有症狀已轉移!預防重於治療

藝人余天曾表示健檢時發現攝護腺癌,完全無症狀,發現就是第三期,所幸還可以接受開刀切除攝護腺。事實上類似余天的案例並非少數。

攝護腺癌症狀少 出現骨頭疼痛已轉移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億聲表示,攝護腺癌好發於60至75歲的男性,過去西方國家發生率比台灣高出許多,近年來因為國人飲食西化以及國人接受健檢較普及或是門診檢查的關係,發生率也漸漸增加,目前每年新增約5千名新病例。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中顯示,攝護腺癌發生率在男性癌症中排名第5位,而死亡率則是男性癌症中第7位。

攝護腺癌不同於其他常見癌症,進展非常緩慢,轉移前幾乎很少有症狀,也因此早期發現較困難。通常有相關症狀如骨頭疼痛,表示已經轉移,大約1/3個案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甚至是遠端轉移,此時治療的效果跟早期相差甚遠,長期的存活率也有很大差別,因此早期發現對於攝護腺癌而言相當重要。

攝護腺癌末期預後不佳 早期發現很重要

陳億聲主任表示,攝護腺癌有不少治療選擇,對早期(第1、2期)攝護腺癌來說,病灶侷限於攝護腺內,病患可接受開刀(傳統、腹腔鏡、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攝護腺全切除)或局部放射線治療,不管選擇哪種治療方式,十年疾病特異存活率也有90%,預後極好。第3期(病灶侵犯周邊組織),有較高機率合併淋巴轉移,如果有機會接受手術或放射線治療的話仍有機會治癒。

第4期已經合併有遠端轉移(骨頭及淋巴腺),因此已經無法治癒,此時只能仰賴賀爾蒙治療壓制癌細胞活性。但通常在2年後傳統賀爾蒙治療就會失效,一旦失效疾病就會快速進展,病患很難存活超過2年。近年已有新一代賀爾蒙藥物可延長存活時間,但整體來說依舊預後不佳,由此可見攝護腺癌早期發現的重要性。

年過50及45歲以上有家族史男性  每年接受檢查

目前對於攝護腺癌並無確定可預防的方法或是藥品,陳億聲主任建議,男性朋友要有健康的飲食與運動習慣。早期發現對攝護腺癌非常重要,建議年過50歲的男性朋友,每年接受肛門指診以及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檢查;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朋友更可提前於45歲接受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攝護腺癌。

 

【原文章請見:攝護腺癌有症狀已轉移!預防重於治療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肝癌為台灣癌症十大死因第2位,主致病原因為慢性B型與C型肝炎,而血清病毒的濃度和肝細胞癌的發生機率密切相關,所以,目前治療方法以腫瘤切除、肝移植與射頻燒融術為主,但治療後的復發仍是影響癒後的重要原因。 健保給付的抗病毒藥物 能有效降低肝癌風險 榮陽團隊吳肇卿教授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採訪報導)近期,由女星領頭帶起,紅豆水頓時竄起爆紅,成了許多女性減重、消水腫的新指標,無論自己親手在家熬煮紅豆水,或在網路上購買正夯的即沖包,皆似如夢似幻的粉紅泡泡,認為「只要天天喝紅豆水」就能藉此輕鬆瘦身。 營養師就透露,想透過紅豆水減重,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另對於本身沒有水...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現在全球肥胖人口持續增加中,根據最新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每2位男性就有1個過重及肥胖,每3位女性就1位,連兒童都有四分之一體重超標。 而南投縣成人體重過重或肥胖人數16萬8059人,平均每10人有3.5人為過重或肥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氣候的改變,使得今年夏日氣溫屢創新高,民眾因中暑與熱衰竭等熱急症而至急診就醫的人數也大增,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指出上個月因熱衰竭、中暑等至醫院急診人次達177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3成,若延誤就醫恐至多重器官衰竭。 中暑及熱衰竭症狀相似 但其實兩者是不同的 熱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