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傷口感染久不癒 中醫外治有方

傷口感染久不癒 中醫外治有方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慢性傷口指經過合宜治療後,超過預期時間仍然無法達到結構和外觀的癒合。預期時間因傷口嚴重程度來認定,一般認為是一個月。造成慢性傷口的成因主要可以歸納為2個:傷口感染(不當換藥方式甚至置之不理)及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解決這兩個最重要的問題,傷口通常能逐漸癒合。

中醫針對傷口感染、血循不良處方不同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葉兼碩說明,糖尿病足潰瘍在定義上也屬慢性傷口,但由於長期高血糖狀態導致神經血管病變及免疫功能下降,增加傷口癒合難度,因此控制血糖穩定成為治療傷口的另一項重要任務。

中醫針對慢性傷口的治療包含外治與內治。傳統中醫認為,傷口發炎感染時表現出來的紅腫熱痛、發燒為火毒、濕熱。治療以清熱解毒為主,並可與抗生素治療相輔相成,常用四妙勇安湯、五味消毒飲等。

血液循環不良則可概分為2類型:虛及瘀,可能單見也可以並陳。治療上,氣血虛者常用托里消毒飲、人參養榮湯、陽和湯來補益氣血,促進傷口組織新生;血脈不通,「瘀」者再加活血化瘀藥來促進血液循環,常見用藥如三棱、莪朮、桃仁、紅花。

中醫外用膏藥 有助傷口癒合

葉兼碩醫師表示,外治方面,正確傷口換藥是不二法門,減少傷口感染。西醫外科已發展出多種傷口敷料,主要作用是控制傷口感染及保濕,但促進血管新生則選擇有限。對此中醫外用藥提供另一種選項,紫雲膏、生肌玉紅膏、金創膏等外用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目前已有國內外基礎研究文獻證實這類用於治療慢性傷口的外用藥,具有促進血管新生及傷口癒合效果。

除上述傳統中藥外,民間亦流傳各種「中醫藥偏方」,根據筆者經驗,少數為成分不明秘方。這些方藥或草藥在適當條件確實有不錯效果,但若誤用造成危害亦不小,輕者加重感染,重者危及生命。若欲使用,應找合格醫師協助評估,避免加重病情。(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0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台灣的疫苗覆蓋率現為50.5%,指揮官陳時中的目標為年底達到60%。近期有網友質疑,疫苗覆蓋率的分母是本國國民人數,但分子卻是本國人與外籍人混合計算,被質疑「灌水」。對此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中心內部有兩套數據,一套是僅算本國人,另一套是將外籍人口納入,現在公布的是後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期與疫苗有關的消息有兩則:其一,是1位外交替代役欲前往帛琉服替代役,卻在轉機時被遣返,因只打兩劑高端疫苗。另外,則是1位彰化19歲男大生在打完疫苗後立刻與朋友騎車出去玩,卻意外自摔過世的不幸消息。對於前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應是機場工作人員誤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宜蘭報導】現年65歲的曾女士前些時日到宜蘭拜訪姐姐,有高血壓病史的她,在用餐完畢後,突然覺得呼吸很喘、吸不到氣、頭昏目眩,家人立即將她送到羅東博愛醫院救治。 緊急進行二尖瓣瓣膜置換手術 靠葉克膜順利保命 急診聽診時發現曾女士的心跳有心雜音,胸腔X光也呈現嚴重肺水腫,且血中氧氣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伴隨醫療的進步,面對癌症有更多選擇,對癌友、家屬與醫療團隊來說,抗癌路漫長且艱辛。要成功抗癌,醫療與心裡支持都不能中斷!第九屆彩繪希望,邀請癌友、身邊陪伴的親友與醫護人員一起來參加。透過繪畫「畫」說您的抗癌經歷與抗癌路。 面對抗癌明日的未知,難免緊張、擔心,有時可能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