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連余天也難逃 攝護腺癌早期無症狀

連余天也難逃 攝護腺癌早期無症狀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藝人余天日前於節目中表示於健檢時發現攝護腺癌,平時完全無症狀,一發現就是第三期,所幸還可以接受開刀切除攝護腺。事實上,類似余天的案例並非少數;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攝護腺癌發生率在男性癌症中排名第五位,而死亡率則是男性癌症中第七位,其重要性可知。

男性的隱形殺手 攝護腺癌年增5000例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億聲指出,攝護腺癌是好發在60至75歲的男性,近年來因為國人飲食西化,以及接受健檢較普及或是門診檢查的關係,目前每年新增約5000名新病例。

陳億聲主任表示,攝護腺癌不同於其他常見癌症,其進展非常緩慢,轉移之前幾乎很少有症狀,也因此早期發現較困難,通常有相關症狀,如骨頭疼痛時,表示已經轉移,有大約1/3個案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甚至是遠端轉移,此時治療的效果跟早期相差甚遠,長期的存活率也有很大差別。

攝護腺癌治療選擇多 早期存活率高 

陳億聲主任解釋,目前對於攝護腺癌有不少的治療選擇,對早期第一、二期攝護腺癌,若病灶侷限於攝護腺內,病患可以接受開刀或是局部放射線治療,不管選擇哪種治療方式,十年疾病特異存活率可高達90%,預後極好;第三期則有較高機率合併淋巴轉移,若接受手術或是放射線治療仍有機會治癒,而第四期且合併有遠端轉移,此時只能仰賴荷爾蒙治療壓制癌細胞活性,但通常在兩年之後傳統荷爾蒙治療就會失效,一旦失效,疾病就會快速進展,病患很難存活超過兩年,雖然近年已有新一代賀爾蒙藥物可以延長存活時間,但整體來說預後仍不佳。

PSA助早期發現 年過50男性都應做

目前對於攝護腺癌並無確定可以預防的方法或是藥品,陳億聲主任建議,男性朋友要有健康的飲食與運動習慣,另外,年過50歲的男性朋友應每年接受肛門指診以及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而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朋友更可以提前於45歲接受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0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是不是常常這樣,每天早上打開外送平台APP、走進便利商店或早餐店都不知道要點些什麼?隨便買個早餐,到公司囫圇吞棗後就開始忙碌起來,但到了10點多就開始沒精神而呵欠連連,其實這都是早餐吃錯惹的禍。營養師要分享如何選擇正確的早餐,讓你提升白天專注力!高糖高精緻澱粉 蛋白質攝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當頭,一般民眾都會依照衛生福利部的建議,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如戴口罩、勤洗手,不用手觸摸眼、耳、口等部位,保持個人衛生防護,降低病毒傳染的可能性,而國人為了避免感染,也大多遵守相關建議內容,戴口罩勤洗手,杜絕病毒入侵的可能性。 指甲剪太短 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中國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目前表示,有新冠肺炎患者長期核酸檢測不轉陰,稱「常陽患者」,中國專家不認為有傳染力。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解釋,測到病毒核酸,不代表有活病毒,「常陽」應是病毒核酸排除比較久,沒有活病毒,傳染性應降低了。病毒核酸「常陽」 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近來正值季節交替之際,日夜氣溫變化劇烈,又逢梅雨季節,經常細雨綿綿,如此不穩定的天氣讓鼻過敏患者欲哭無淚,總是早晨噴嚏連連,鼻水流不停;晚上又鼻塞到難以入睡,影響睡眠品質,導致整日頭昏腦脹、精神不佳,長期下來拖垮健康。 中醫師陳瑞聲表示,梅雨季時溼度變高,加上天氣逐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