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勤洗手!小心「病從甲入」 招來蜂窩性組織炎

防疫勤洗手!小心「病從甲入」 招來蜂窩性組織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當頭,一般民眾都會依照衛生福利部的建議,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如戴口罩、勤洗手,不用手觸摸眼、耳、口等部位,保持個人衛生防護,降低病毒傳染的可能性,而國人為了避免感染,也大多遵守相關建議內容,戴口罩勤洗手,杜絕病毒入侵的可能性。
指甲剪太短 細菌病毒有機可趁

但手足保健教育協會理事長李安騏提醒大家,國人為了避免指甲藏污納垢,洗手後無法將病毒徹底消除,都會將指甲修剪的過短,反而產生另一種病毒入侵的風險!李安祺表示,指甲如若留太長易藏匿細菌病毒,的確不利於防疫;但反之若剪太短,則又會造成甲下皮萎縮產生空洞的情形,讓細菌病毒有機可趁,因此,提醒千萬不要為了防範疫情反而矯枉過正,屆時細菌感染變成蜂窩性組織炎,更是得不償失。
正確的指甲長度,是將指甲前緣切齊手指指腹,指甲呈現「方甲圓角」的狀態,才是最佳狀態。另外,針對長期臥病在床的人或是糖尿病患,對於這類指甲修剪的細節需要特別注意,由於這些病患的恢復力以及抵抗力較差,容易因為細菌病毒入侵產生重大的傷害,所以手部、腳部的指甲千萬不可以修剪過短。
當心手部小傷口 成防疫大破口
此外,由於民眾習慣使用酒精進行手部消毒,長期也易造成手部表面過於乾燥,產生龜裂或細小的傷口,也都容易讓細菌藏身其中。因此,中華民國手足保健教育協會特別向民眾呼籲,除做好清潔工作外,手部的維護與保養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千萬別讓藏在手中的小細節,成為防疫上的大破口。

疫情期間,民眾除了遵循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指導原則,做好防疫工作外,中華民國手足保健教育協會也希望藉此能夠教育民眾,更多關於健康手足的資訊以及保健常識,為民眾的個人健康護理把關,為台灣衛生防護盡一份心力。
【延伸閱讀】
防疫期戴口罩,防病毒卻防不了這味道 醫師建議這樣做
社區大樓如何防疫? 醫師這樣建議
防疫更要控制好氣喘! 嚴重型氣喘病患更應按醫囑規律用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9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玄米就是中國的糙米。目前在市場上的售價大概是每公斤25元左右。不過日本和韓國的玄米又可以指另外兩種米即炒過的大麥和經過日曬超過60天的大麥。它具有一種非常厲害的減肥效果,我們一起看看吧! 推薦方法:日本玄米酵素 配料:糙米2杯、紅豆30g、鹽3g 具體做法 1、將糙米和紅豆漂洗乾淨後,泡3個小時。...

閱讀詳情 »

高油脂、高蛋白質類的酸性食物吃太多,身體容易發炎。預防作法是多吃天然、少加工的鹼性食物,少吃過度加工的酸性食物。糖吃多了,不僅肥胖也會形成易發炎、過敏的體質。口乾舌燥、嘴破等火氣大的發炎症狀,很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疾病的前兆!多攝取大量新鮮蔬果、魚類、橄欖油,其中的ω-3多元不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捐血一袋,救人一命,但如果在捐血前吃了富含高油脂的食物,卻有可能因用餐後血中的三酸甘油脂升高,滲入血液循環而造成乳糜血,一般會銷毀不使用。台北捐血中心醫師謝輝和表示,鍋貼、水煎包、炸豬排,在烹調時,食物本身就吸附了相當程度的油脂,甚至火鍋高湯飲用過多時,都會造成乳糜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家住羅東的35歲年輕女子,日前因為脖子下方的右側鎖骨處出現疼痛,到羅東博愛醫院就醫,經由醫師以頸部超音波檢查,赫然發現有腫塊;院方因而進一步安排做細針切片檢查,結果確診是罹患甲狀腺癌。所幸在接受手術切除後,目前已無大礙。 收治這名罹患甲狀腺癌女子的羅東博愛醫院耳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