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保鮮膜不等於保鮮!使用不當的下場實在太恐怖!千萬要注意

 

保鮮膜不等於保鮮!使用不當的下場實在太恐怖!千萬要注意

 

為了增加其黏性、透明度和彈性,聚氯乙烯保鮮膜中增加了一定量的增塑劑,而增塑劑含有一種化合藥劑,它對人體內分泌系統有很大破壞作用,會擾亂人體的激素代謝。經過長時間的包裹,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將保鮮膜中的有害物質溶解,並且在加熱時,會加速增塑劑中化合藥劑釋放到食物中,食用後會引起婦女患乳腺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男性精蟲數降低,甚至精神疾病等。目前,增塑劑在歐洲已被限制使用,在韓國被明令禁止使用。

並非所有事物都可以用保鮮膜

蘋果、梨、油菜、韭黃等水分較大的蔬果適合用保鮮膜。這些蔬果使用保鮮膜,不但能夠長時間保鮮,還會增加其中的某些營養素。在該項研究中,美國科學家發現100克裹上保鮮膜的韭黃,24小時後其維生素C含量比不裹時要多1.33毫克,油菜、萵苣葉多1.92毫克。

但蘿蔔、黃瓜、豆角的實驗結果卻完全相反。100克裹上保鮮膜的蘿蔔存放一天后,其維生素C含量減少了3.4毫克,豆角減少3.8毫克,黃瓜存放一天一夜後,其維生素C的損失量相當於5個蘋果。

保鮮膜的使用注意事項:

(1)剛烹飪出來的熱菜勿蓋保鮮膜,當菜熱的時候即加蓋保鮮膜,不僅不能保持蔬菜中的維生素C,反而會增加其損失。所以,必須等蔬菜完全冷卻以後,再蓋保鮮膜,才能起到保護維生素C的作用。

(2)將加蓋保鮮膜和不加蓋膜烹飪後放涼的蔬菜在冰箱中放置6h後進行比較,發現加蓋保鮮膜的蔬菜確實起到了保護維生素C的作用。如100g不蓋保鮮膜的西紅柿,其維生素C的含量為19mg,而加蓋膜的為22mg;100mg冬瓜含維生素C分別為25mg和30mg;白蘿蔔則分別為25mg和27mg。因此在烹飪後蔬菜上加蓋保鮮膜,可以保持其營養價值,但是要在菜涼透後加蓋保鮮膜。

(3)但是如果烹飪後的熟菜在冰箱中放置超過一天,保鮮要因“菜”而異。當把蓋有食物保鮮膜延長到24h,其結果與6h的又有所不同,它對維生素 C的保護作用不能一概而論。譬如,100mg加蓋保鮮膜的韭黃,其維生素C含量比不加蓋的要多1.33mg,萵苣葉多1.92mg,這些結果同6h的結果相似。但有些蔬菜卻大相徑庭,如100g刀豆蓋膜貯存24h後,維生素C反而減少1.5mg,蘿蔔減少3.4mg,黃瓜竟減少了3.8mg。所以保鮮膜不是萬能膜,要根據被包裹食品的特性合理使用。

(4)在微波爐裡使用保鮮膜時盡量避免食物和薄膜的接觸,尤其是油性較大的食品。加熱食物時覆蓋器皿的保鮮膜應該扎上幾個小孔,以免爆破。使用時還應該注意保鮮膜加熱時所能承受的溫度,嚴格按照品牌上面標註的溫度加熱或者選擇耐熱更好的保鮮膜。即使聚乙烯(PE)保鮮膜,雖然標有“可微波加熱使用或可高溫使用”時,也要慎用,因為到目前為止,尚無權威試驗數據表明在此條件下聚乙烯保鮮膜是安全的。

(5)對於饅頭、點心這樣的食物,用保鮮膜顯然很不方便,相比來看,保鮮袋比較厚,透氣性不是很好,相對適合一些,但使用時盡量不要把口封的太死。熟食、熱食、含油脂的食物,特別是肉類,最好不要用保鮮膜包裝貯藏,可選擇安全材質的保鮮袋等,保鮮盒的作用主要是密封,可以有效地將生熟食品隔離儲存,使冰箱空間利用率加大。總之,只有科學合理使用保鮮膜等保鮮用製品才能即“保鮮”又“保險”。

相關推薦

苗栗縣縣長徐耀昌下午於防疫記者會上公布,苗栗縣新增7例本土確診,分別為移工2例、本國籍5例。徐耀昌指出,7例個案中,分別為京元電6例(本國籍4例、移工2例),其中企業本國員工,皆為第二次PCR篩檢後陽性確診;另外有1例家庭接觸者,為案5624接觸者,於6月11日居家隔離期滿後,解隔前的篩檢確診。無社...

閱讀詳情 »

近期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185例本土COVID-19確診病例,其中臺北市再增42例。近期台北長者接種「網路預約系統」引起不少爭議。稍後台北市長柯文哲將於15:30召開北市疫情記者會,說明目前疫情發展、網路預約系統相關事宜與台北市最新防疫政策。更多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

閱讀詳情 »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委託台康生技向衛福部申請購買BNT疫苗,中國上海復星醫藥公司回應說,「台灣的代理權在復星,任何採購必須走復星」。指揮官陳時中今天透露郭台銘申請進度,他說,現在對方來談「法律文件」,鴻海有提到希望保留一部分疫苗供員工使用,「這都可以討論」,但重要的是取得原廠供貨證明,雙方才有辦法實...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吳永淳報導台灣疫情尚未降溫,遠距教學目前已變成常態,但有部分家長卻說老師在家上班太爽,讓正妹英文老師萱萱負能量爆棚,駁斥遠距上課要克服很多狀況,且筆電一開就是一整天,熱到可以煎蛋,也像患了飛蚊症,眼前有許多蚊子飛來飛去。防疫期間政府宣布停課不停學,讓小孩在家視訊上課,補習班也不例外,但有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