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傳統心房顫動抗凝血藥 其實不適合亞洲人

傳統心房顫動抗凝血藥 其實不適合亞洲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醫界早發現,心房顫動會增加中風風險,傳統多以抗凝血藥「華法林」(Warfarin)降低中風風險。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王俊傑醫師在「華人首版心房顫動治療指引」發佈記者會中表示,根據數據統計,台灣心房顫動患者使用傳統藥物後,不只容易出現出血性中風,一旦有出血性中風,死亡機率更高達46%,代表每兩名患者,就約有一人死亡。

亞洲人使用傳統抗凝血藥 總死亡率只下降26%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歷經三年多努力,結合15家醫院、27名專家、教授,終於發表華人首版心房顫動治療指引。王俊傑醫師指出,根據歐美研究報告,歐美白種人使用華法林藥物後,總死亡率下降64%;可是亞洲人(包括台灣人)用藥後,總死亡率只比安慰劑下降26%。

此外,使用華法林必須定期抽血檢測凝血功能,劑量過重會造成顱內出血,劑量過低則無法預防中風,而亞洲人、台灣人的用藥安全範圍更狹窄。

許多食物、藥物 都會影響華法林效果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副理事長、台北榮總新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江晨恩教授指出,許多食物、藥物都會影響華法林效果,華法林又稱維生素K拮抗劑,只要任何含維生素K的食物,都會造成影響,從綠色蔬菜、咖哩、辣椒、芒果、柚子,到一些常見中藥材,都可能干擾療效,門診曾遇到吃素患者抱怨沒東西可吃,由於飲食、用藥禁忌甚多,常造成患者很大困擾。

相較之下,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NOACs)較適合亞洲人。江晨恩醫師分析,研究數據顯示,非亞洲人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與使用華法林藥物相比,中風、全身性栓塞風險只下降15%,而亞洲人下降幅度達35%。

新型口服抗凝血藥 較適合亞洲人
此外,研究報告也發現,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可以比華法林多降20%的死亡率。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在亞洲人可以比華法林更減少43%的大出血,減少68%的腦出血。新型口服抗凝血劑的其他優點還包括不需監測、固定劑量,而且有些逆轉劑(即俗稱的解毒劑)已經上市。

因此在2016年版的指南中明確指出,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應全面取代華法林,成為心房顫動患者預防腦中風第一線用藥。但醫師也提醒,如果病患合併有中重度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或曾接受機械性瓣膜手術,或有第4或第5期腎病變的病患,則只能使用華法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3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俗話說瓜熟蒂落,但孕媽咪眼看著預產期一天天過去,寶寶卻還在肚子裡,遲遲沒有要退房的意思,讓人心急如焚;如果超過孕產期還沒產兆,孕婦該如何才能「卸貨」呢?若是「過期妊娠」,對寶寶會不會有什麼不良影響呢? 過期妊娠 胎兒健康危機四伏嘉基產科主任王培中醫師表示,一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嚴重的併發症,以致於糖尿病患者必須特別注意防範心血管疾病。英國製藥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的糖尿病藥物SGLT-2抑制劑,在一項名為DECLARE的重大臨床研究中,達到了一個關鍵目標,證實此藥物能顯著降低患者心衰竭住院率或心血管死亡事件。SG...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患有乾癬的民眾要留意了!據統計,約有近三成的乾癬病患同時也患有乾癬性關節炎。近期一名三十來歲的男子因全身肌膚有六成以上的乾癬病灶,同時合併多處乾癬性關節炎,不僅關節疼痛,更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黃春明主任說,此位患者積極配合醫師囑咐,接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75歲老翁菸齡近一甲子,面對經常咳嗽、易喘頗不以為意,直至某日因為呼吸困難被送進急診,才發現肺部竟有7.5公分的腫瘤壓迫氣管,確診為晚期肺癌,由於腫瘤過大,而且併發肺阻塞,導致肺功能遠低於常人,經醫師研判無法進行手術,也無法接受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甚至被宣告僅剩半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