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保案十年增2.4倍 家扶籲提高警覺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心痛的事天天都有!兒虐數據也不斷攀升!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近十年來兒少保護案件增加了2.4倍,101年度,平均每天都有53名兒少受虐;也就是說,每小時就有2.2名受虐兒產生。為此,家扶基金會公布今年十大兒保新聞,希望能藉此喚起民眾對兒虐事件的警覺!

家扶基金會蒐集1月至11月底、共201則兒少保新聞案件,透過法律界、醫療界、學術界、傳播界專家學者以及第一線社工員依據新聞的「重要性」、「影響性」、「教育性」共同票選出「102年度十大兒保新聞」。

今年票選出的十則新聞,有四則性侵害個案 (其中三件屬於家內性侵)、三則兒虐致死案 (有兩個孩子被自己的父母親虐死)、另外三則分別為父親殺子自殺、父親兒虐傷害以及兒少重大政策。顯見最常發生的就是直系血親亂倫性侵案。

根據統計,國內直系血親亂倫性侵案,從95年523件飆升至101年1052件,且性侵害被害人為兒少者,歷年都佔了一半以上。家扶基金會也從今年度蒐集到的201則兒虐新聞案件中發現,兒童性侵害案件就佔了將近6成;且兒少遭受性虐待占整體兒保案件比例,8年來約增加了2.7倍,創下歷史新高。

進一步分析性侵害施虐者,將近七成為親人所為 (包含父親、母親、手足、親戚、同居人等)。由於家內性侵不易被察覺,也往往是最難被揭發的兒虐類型之一,容易成為受虐者最大的夢魘!而一般民眾容易對性侵害加害人產生迷思,認為加害人多半來自失業、社會階級低下、容易從人群中辨識,因此忽略其他看似「安全」的人。

家扶基金會何素秋執行長特別強調,性侵害加害人沒有特定的樣貌,無法從外表或身分地位輕易分辨,也沒有固定類型可言,任何場所都有可能潛藏性侵傷害的危險,民眾必須要有此認知。

另外,何素秋執行長也指出,除了施虐者個人的病態心理因素以外,缺乏親職教育能力和社會支持系統薄弱,也都是兒虐問題的根源;因此,要改善這些兒虐現象,就必須從問題的根源改變,即早發現受虐兒童及協助家庭。呼籲民眾,提高對兒虐傷害的敏感度,只要多一點關心和察覺,也許就能及早拯救出一個無辜的孩子。

家扶基金會也提出「保護兒童三顆心─敏感心、相信心和雞婆心」,提醒民眾,若察覺身邊的兒少有嚴重的創傷症候群,像是時常作惡夢、行屍走肉、感到茫然無助、憂鬱悲觀、自責自卑、免疫力下降,甚至是自虐等狀況,都要特別留心注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67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農曆春節即將來臨,許多人在春節前喜歡到年貨大街採購,除了採買年貨外,零食當然也少不了,順便提前感受熱鬧氣氛。營養師指出,許多人以為堅果有益健康,其實油脂含量豐富,例如一天吃超過7顆腰果,就算攝取過量。年節團聚聊天 吃零嘴滿足口慾年節假期一邊與家人團聚聊天,一邊吃點零嘴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高齡社會挑戰來臨 台灣拜耳創新獎懸賞創意根據國發會統計數據顯示,台灣老年人口今年將超過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不僅將對社會及經濟帶來衝擊,也喚醒大眾對人口老化議題的重視與關心。有鑒於此,台灣拜耳舉辦拜耳創新獎,設立總獎金30萬,號召全國大專院校學子,鼓勵年輕人激發創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食安又有新政策!繼前年推出中式外燴事先報備接受稽查之後,臺北市衛生局再預告今年3月提供西式冷盤、壽司、沙拉、西點等餐點的外燴業者,應事先報備;5月將加碼推出夜市專屬「食品安全微笑標章」,針對「食材溯源追蹤」、「人員衛生」、「製作環境衛生」及「病媒防治」等4大面向,設計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到秋冬季節,皮膚總是出現不少毛病,皮膚科湧現求診病患,過半數都是為了乾癢問題而來。有時又乾又癢,甚至會抓癢抓到皮膚紅腫、脫屑!雖然覺得不是大毛病,但不適症狀反覆發生,已造成生活上的困擾。究竟該如何保養皮膚,才能讓乾癢不上門呢?長者、乾性皮膚患者 冬季恐加重皮膚症狀成大醫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