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學習發展 靠「親手操作」刺激記憶力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許多家長常有疑問,為什麼自家小孩學習力、記憶力遠不如其他同齡兒童?根據兒盟2013偏鄉教育調查報告顯示,偏鄉弱勢學童學習經驗匱乏、缺乏外部文化刺激,實際操作經驗也相對降低,影響腦部活化與記憶力。因此,調查偏鄉弱勢兒童在校外參賽、科展等經驗,較優勢兒童明顯偏低。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於2012年9-10月間,針對1213名偏鄉地區5、6年級學童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偏鄉弱勢學童曾學習過才藝者(37%)僅佔優勢學童的一半(64%);優勢學童有42%曾參加校外比賽且獲獎,而偏鄉弱勢學童有參加經驗者卻不到3成;優勢學童曾參加科展經驗(26%)也比偏鄉學童(約1成)高過1倍。

城鄉學童的差距並非與生俱來!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執行秘書黃韻璇表示,偏鄉弱勢學童家中提供的資源缺乏,減少學童解決問題時模仿學習的對象,而親自操作解決問題,可激發孩童創造力與潛力。

天才領袖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王宏哲進一步解釋,透過親自操作與運動,可增加幼兒及學齡教育期間的學童的記憶力,雖然每個人的記憶容量相當,但經由實際操作,活化腦部,可加強對事物的記憶能力。

由於城市優勢學童得到的學習資源豐富、受外界不同刺激,相對增加「親手操作」機會,實際操作可促進腦部活化,增加記憶力;配合多元的觀摩對象,提昇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激發創造力與潛力。而偏鄉弱勢兒童較少機會接觸觀察模仿的對象,沒有充足的學習資源作為觸媒,可能抹煞了同樣天賦的弱勢孩子。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64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歐美多國已實施居家上班超過一年,而台灣自五月發佈三級警戒後,多數企業也採取居家上班模式。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居然有七成居家上班的人選擇在家裡床上辦公,長期恐引發身體不適,加上家裡空間有限,全家擠在一起上班、上學,造成摩擦增加,引發衝突,造成情緒失控或失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師…我…好喘…怎會…這樣…?」一名年約七十歲的阿伯因為呼吸困難就醫,醫療團隊看到他痛苦的模樣馬上進行檢查、救治。醫師發現,這位阿伯有心律不整的問題,心跳很快,但過去並沒有積極接受治療。不只如此,他的心臟因長時間心律不整導致結構異常,合併纖維化,且已有心臟衰竭的跡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自今年5月起進入三級警戒,導致許多人不敢至醫院就醫,不過對於有急迫性的疾病,中斷療程可能有不良後果。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內分泌科蘇本華醫師表示,觀察門診人數大約減少1/3到1/2,憂心身高矮小問題較嚴重的患者,錯過黃金治療期,未來將難以挽回。中國醫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對「看病」「檢查」心理負擔很大,醫師提醒:『對於需定期回診拿藥,或有高危心血管、三高慢性病、肺結節、腸胃瘜肉的患者,仍應遵照醫囑定期就醫及追蹤檢查,不要因為「望疫卻步」造成健康危害,威脅生命安全。』62歲王女士,無家族病史,不煙不酒、飲食清淡,平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