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全身發炎找不到原因,當心恐是___?!

全身發炎找不到原因,當心恐是___?!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你經常口臭、腹瀉、疲倦甚至皮膚容易起疹子,但不管怎麼看醫生,卻都不見好轉嗎?當心這可能是腸漏症在作祟!醫師表示,當體內免疫系統出現不速之客時,為了殲滅它們就會開啟免疫機制,進而引發全身性慢性發炎等問題上身。 

腸黏膜破洞 全身各系統問題百出

書田診所家醫科康宏銘醫師表示,一般正常的腸胃道會把平常所吃下肚的食物,分解成胺基酸、肝醣、電解質、微生素等小分子,供給腸黏膜吸收,但「腸漏症」卻會將未分解完的大分子食物,透過受損破洞的腸道黏,滲透進人體,進而啟動體內的免疫機制,引發過敏反應。

一旦腸黏膜破洞時,身體各個器官及系統就會開始出現症狀,包括口臭、腸胃道不適、皮膚過敏、慢性頭痛、易倦怠等,此外,也有人認為慢性中耳炎、自閉症,甚至帕金森氏病等神經系統問題也與這有關,但實際上兩者間的關連性,還仍待研究中。

菌叢分佈、飲食習慣 都是元兇之一

既然如此,到底是什麼原因會造成腸漏症?康宏銘醫師表示,產生的原因有四種,當然首當其衝的絕對與腸胃道菌叢分布撇不了關係,因為好菌和壞菌比例是造成腸漏症的一大關鍵,其次則為飲食習慣,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都在外解決,高油、高糖、多油炸及精緻的食物等,都是造成腸胃道慢性發炎,甚至進一步導致腸漏症的原因,除了上述的兩個因素外,不正常的作息和壓力也是造成腸漏症的元兇之一。

而在治療方面,若能遵行「4R療法」,Remove去除有害物質及改善生活習慣、Reinoculate補充好菌、Replace、補充幫助消化的酵素、Repair提供好的環境,例如果寡糖,讓補充的好菌及酵素等,都可以在其中得以生長,進而達到改善腸漏症及身體的過敏反應。

生活作息是長期之計 好的改變要持之以恆

腸胃道可謂萬病之源,將腸胃功能提升是否會改善身體狀況,康宏銘醫師表示,從自然醫學的角度來說,答案是肯定的,遵循醫師的指示並配合調整生活習慣,能改善腸漏症的症狀,但這是一項長期計畫,改變不能只是一時,否則到頭來也是徒勞無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你家也有常常坐不住、愛亂跑亂跳的小孩嗎?許多人看見這種特別「活潑」的兒童,都會認為是家長管不好、沒在教;但其實,他們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患者,容易分心、犯錯、忘東望西。根據調查顯示,台灣已有將近5~7成的小孩飽受困擾,卻只有2成接受治療。 大腦前額葉皮質...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現代人吃太好卻動得少,不僅導致三高、心血管疾病上身,長期下來恐怕還會導致脂肪肝!可別小看「肝包油」這問題,因為脂肪肝會演變成肝炎,甚至肝硬化,還會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而台灣人罹患脂肪肝比例約30至40%,遠高於B、C肝,以中壯年男性居多。因此醫師建議,規律運動才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民眾愛漂亮重視美白,出門擦防曬是必備功課,但若過度塗抹,使得身體接觸日照的時間太少,恐會埋下骨質疏鬆的隱患。中國有一名33歲的女主管,即使都待在辦公室,平常還是全身都要擦上防曬,因為工作繁忙的關係,每天固定需要一杯咖啡提神,有次腳踩空竟骨折。  曬太...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流感季節來臨,並不是只有老年人及幼兒才是高危險群,成年人也可能因為免疫力不夠而被傳染,尤其在大型聚會、人潮聚集之處,就是病毒的最佳溫床,醫師表示,流行性感冒主要是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盡早接種疫苗,才能有效預防流感。  人潮聚集成病毒溫床 交叉感染機率高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