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冰箱最不宜存放的十種食物:澱粉類食物巧克力

哪些食物不能放冰箱?很多人喜歡一次性採購很多食物,然後丟進冰箱儲存。這種做法很不對,有些食物丟進冰箱容易加速變質,還會帶壞其他食物腐敗。提醒你:這10種食物寧願丟掉,也別放進冰箱。冰箱如何儲存食物呢?

冰箱最不宜存放的十種食物:澱粉類食物巧克力

 

 1、澱粉類食物

  饅頭、花卷、麵包等澱粉類食物不能放進冰箱中,會加快其變乾變硬的速度,如果短時間吃不了的話,可以將其密封好放進冷凍室中冷凍。

  另外麵包和餅乾也不宜放在一起存放,這樣一來麵包中的水分會轉移到餅乾中,使餅乾變軟,麵包反而變硬,對兩者都不利。

  2、巧克力

  放進冰箱的巧克力在拿出來後,表面容易出現白霜,不但失去原來的醇香口感,還會利於細菌的繁殖。芮莉莉說,儲存巧克力的最佳溫度是5℃—18℃。

  可先用塑料袋密封,再置於冰箱冷藏室儲存。取出時,別立即打開,讓它慢慢回溫至室溫再食用。

3、魚類

  冰箱中的魚不宜存放太久,家用電冰箱的冷藏溫度一般為-15℃,最佳冰箱也只能達到-20℃,而水產品,尤其是魚類,在貯藏溫度未達到-30℃以下時,魚體組織就會發生脫水或其它變化,如鯽魚長時間冷藏,就容易出現魚體酸敗,肉質發生變化,不可食用。

  4、藥材

  藥材不宜放在冰箱裡,藥材放入冰箱內,和其他食物混放時間一長,不但各種細菌容易侵入藥材內,而且容易受潮,破壞了藥材的藥性。

  所以對一些貴重的藥材,如人參、鹿茸、天麻、黨參等,若需長期保存,可放在一個乾淨的玻璃瓶內,然後投入適量用文火炒至暗黃的糯米,待晾涼後放入,將瓶蓋封嚴,擱置在陰涼通風處。

  5、西紅柿

  西紅柿經低溫冷凍後,肉質呈水泡狀,顯得軟爛,或出現散裂現象,表面有黑斑,煮不熟,無鮮味,嚴重的則腐爛。

  6、黃瓜、青椒

  黃瓜、青椒在冰箱中久存會出現變黑、變軟、變味。黃瓜還會長毛髮粘。因為冰箱裡存放的溫度一般為4℃至6℃左右,而黃瓜貯存適宜溫度為10℃至12℃,青椒為7℃至8℃,因此不宜久存。

7、綠葉菜

  綠葉菜放在冰箱裡不僅葉片會更快腐壞,還可能由於酶和細菌的作用,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

  8、香蕉

  若把香蕉放在12℃以下的地方貯存,會使香蕉發黑腐爛。

  9、鮮荔枝

  若將荔枝在0℃的環境中放置一天,即會使其表皮變黑,果肉變味。

  10、草莓

  草莓儲存在冰箱裡,不僅果肉發泡、口感大打折扣,還容易霉變。

  冰箱存放食物小貼士:

  1、冰箱門架處。

  此處溫度相對最高,方便拿取,適合放一些在室溫下也能暫存,不容易壞或者馬上要吃掉的食品,比如雞蛋、奶酪、開封後的飲料、調味品等。

  2、上層靠門處。

  上層溫度要比下層稍高,適合放置直接入口的熟食、酸奶、甜點等,這些食品要避免溫度過低。

3、上層後壁處。

  後壁處的溫度比靠門處低,適合放置不怕凍的食物,包括剩飯菜、剩豆漿、剩豆製品、牛奶等。需要注意,剩菜剩飯要用保鮮盒裝好,或保鮮膜封好,避免交叉污染和串味。

  4、下層靠門處。

  適合放各種綠葉蔬菜和水果,這類食物要避免緊貼冰箱內壁存放,以免被凍傷。

  5、下層後壁處。

  沒有烹調熟,但又需要低溫保存的食品,如豆腐等,有嚴密包裝不怕交叉污染的食品也適合放在此處,如袋裝熟肉。

  6、保鮮層。

  購買後24小時之內要吃的排酸冷藏肉、冰鮮的魚和其他水產品,應該放在冷藏室最下面的保鮮盒內。

  如果冰箱有專門的可調溫保鮮層,最好把肉類放在-1℃―1℃的保鮮層中。

  如果保鮮層有兩個抽屜,建議魚類和肉類放在下層,和需要冷藏的水果分開存放。

相關推薦

(pic.via)我在三、四十歲時,膝蓋骨痛得很厲害,上幾級台階都要扶牆而行,醫生診斷為膝蓋骨變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質增生。   醫生還說沒有什麼特效藥,這是人開始老化的常有病,給我開了些風濕止痛藥。   有一次,我下班回家,空腹服了這種藥,結果胃痛大發作,又痛又吐,上醫院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防疫宣導不再死板板!疾管署推出「圖文插畫 防疫接力 」網路宣導活動,串連6位具高知名度的網路圖文插畫家,有兔包、超感動、菜朝、好笑刺青店、A RAY、白癡公主,從9月到12月,以不同風格、詼諧有趣的插畫及網路影片方式,接棒繪製疫病宣導內容。 參與防疫接力的圖文插畫家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我們每天都在呼吸,但現今空氣汙染嚴重, 導致連呼吸都會致癌!隨著工業發展,工廠、汽機車不斷排放廢氣,當空氣出現霧茫茫,要小心這正是致癌的懸浮微粒。根據國外研究發現,空氣中每立方公尺增加10微克的PM2.5,罹患肺癌機率大增3成。專家建議,出門最好戴口罩,尤其選擇具有防...

閱讀詳情 »

  衛福部近期宣布,將自2016年起試辦藥品差額負擔計劃,亦即藥品業者若認為健保給付金額過低,可申請退出健保給付、改轉為差額負擔之型式,讓選擇吃該藥的患者自行負擔差價,而此消息一出,即有民間團體斥責此舉將造成醫療階級化,導致有錢人才可以享受品質較優良的藥品,但對此民眾的看法又是如何?Pol...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