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出痧才有效? 刮痧常見迷思

出痧才有效? 刮痧常見迷思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炎熱夏季,中暑的人數直線上升,很多人都會利用刮痧來舒緩不適,且認為一定要有大片紅紅紫紫的瘀斑出痧,才能有效解暑。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鄭宜哲提醒,刮痧若太用力,可能引起皮發炎,甚至破皮感染,反而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如果刮了十幾下,都沒有出現刮痧點,就要留意可能是其他問題造成身體不適。

從事業務工作的陳先生,炎熱天氣中為工作四處奔波,近幾日出現頭暈腦脹、疲倦乏力、肩頸僵硬、口乾口渴的情形,嚴重時,還會感覺頭會跟著心跳、血管一起抽動。陳先生透露,這陣子可能溫度太高,又從戶外頻繁進出冷氣房,導致中暑,但透過刮痧之後,暈的感覺減輕,整個人馬上舒服多了。鄭宜哲指出,「刮痧」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簡易保健方法,並不只是針對中暑,用來散熱而已,而且既是治療也是評估的方法。

鄭宜哲醫師指出,臨床門診最近有許多類似陳先生的案例,出現頭暈、頭痛、吃不下飯,或是肩膀痠痛、噁心、嘔吐、腹瀉的情形。許多人為了救急,自行拿起硬幣、湯匙開始刮痧,但也有人求好心切,認為刮痧就非得要出痧才會有效。但其實愈刮愈用力,或是頻繁刮痧的結果,時間一久不但可能影響療效,還會造成角質變粗。施力不當也會造成肌肉發炎或皮膚破皮,不但未解除不適,反而更加嚴重。

對於皮膚狀況不佳,或皮膚薄又脆弱的老人、小孩,以及有凝血功能問題、重大疾病患者,都不建議任意刮痧。此外,鄭宜哲建議,刮痧的工具也相當重要,除了常見的硬幣,最好可選擇陶瓷材質的湯匙,或市面販售的牛角、塑膠材質刮痧板,才不會使皮膚受傷。刮痧時應該以經絡走向為主,必須刮在肌肉豐富的區域,避免刮在骨頭上,以免容易造成疼痛或破皮受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45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腦萎縮症是罕見疾病的一種,出生時無症狀,多數屬家族顯性遺傳,遺傳機率高達50%以上,當身體基因出現神經漸進性退化時,發病初期走路搖搖晃晃,為保持平衡、兩腿微張,走路狀似企鵝,又稱「企鵝家族」。17歲確診罹患小腦萎縮症 走路是她最大願望現年17歲的蕎蕎,從8個月大時被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特管辦法自去年9月6日上路後,各個醫學中心積極投入細胞治療,可望能提供妥善的規劃,給予癌友全面性的照護;但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理事長紀君霖指出,到目前為主,衛福部仍未公布相關費用申請審核結果,加上癌友每天都跟時間賽跑,在資訊未透明下,又面對坊間收費亂象,恐使病友更為恐慌...

閱讀詳情 »

臺中慈濟醫院日前舉辦器官捐贈宣導活動,器捐移植代言吉祥物「小麥貝兒」以及小丑熊熊與民眾近距離互動,透過表演以及有獎徵答的方式,宣導器官捐贈的重要觀念。臺中慈濟醫院社區醫學中心主任陳慶元致表示,器官捐贈是一種愛的延續,有一天這些身體器官無法為我們所用時,如果可以捐出來給其他人使用,不但可以成就另一個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電競戰隊成員難免摩擦,心理諮商師籲負擔修補關係責任!城市盃校園電子競技邀請賽(CCCE)將在今年7月16日至7月18日開打,參賽選手陳楷雋談起選手承擔課業和比賽壓力時表示,隊員間偶爾也有爭執,但共同努力獲勝讓他非常享受團隊氛圍。心理諮商師林萃芬指出,比賽難免有磨擦,但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