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吃東西、摸臉頰都痛!左臉像被電到,六旬婦三叉神經痛5年...

吃東西 摸臉頰都痛!左臉像被電到,六旬婦三叉神經痛5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家住高雄的65歲蔡姓婦人,5年來一直有三叉神經痛的問題,嚴重時不斷放電,連吃東西、觸摸到自己就痛到喘不過氣,屢次尋醫無效讓她非常沮喪,所幸並沒有因此放棄希望,她求診台中榮總,經手術治療後,總算能鬆口氣重拾笑容。

吃東西、摸臉頰都痛

季節交替時好發的三叉神經痛,發作起來簡直要人命!蔡姓婦人的三叉神經痛於99年始發作,一開始忍耐,愈來愈嚴重時,她形容「左臉就像不停被幾百度的電流電個不停」,吃東西會痛,只能吸一點湯汁,自己摸到自己也彷彿有磁性,把電牽過來,實在痛得受不了,持續幾年下來未能改善,讓他痛不欲生。

蔡婦說自己原本是個很能忍耐的人,從不叫苦,但神經痛發作時,忍住不叫出來,閉氣忍痛,痛過才想喘個氣,馬上又痛起來,痛到讓人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連給醫師檢查、觸診都感覺痛不欲生。

血管減壓 手術治療重拾笑容

收治個案的台中慈濟醫院外科林英超醫師表示,當三叉神經痛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手術治療,透過「顯微血管減壓手術」,從耳後進去,直接到三叉神經隔開血管,手術治療可有80%的效果,疼痛在手術後數日內就有改善,蔡婦則是術後醒來完全不痛,至今恢復良好。

易與牙痛混淆 常發生於年長者

林英超醫師指出,三叉神經從腦幹發出,在臉的兩側各有一條,分掌各半邊臉的感覺,林英超醫師指出,三條大分支從上到下分布在前額、臉頰及下巴區塊,負責運動與感覺功能,一旦受損主要影響臉部感覺功能,通常發生在單側,不正常放電會讓人感到麻、痛、電、熱,有時跟牙痛容易混亂,診斷方式是依疼痛部位、型態及對止痛藥的反應判定,神經如果是由血管振動受刺激,用核磁共振可發現血管緊靠三叉神經造成壓迫。

造成三叉神經痛的原因,通常是隨年紀增長,血管受血壓撞擊,導致延長、彎曲,而靠上神經造成壓迫於是感到疼痛。特色是想痛就痛,有些人洗臉、刷牙、說話或吃個飯咀嚼等,動到就會誘發疼痛,劇烈疼痛像是用針或刀在割,讓人不勝其擾,伴隨而來的往往是憂鬱症和生活上的痛苦。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病症之一,好發於各年齡層,盛行率為20%,由此推估全台灣將近每5人中就有1位有蕁麻疹的困擾,但提醒民眾要多注意,當蕁麻疹發作時,若是不斷的去抓它,恐會變成濕疹。 蕁麻疹主要是刺激物與免疫球結合所致 民眾常常以為蕁麻疹只要不吃海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粽子是端午節不可少的應景食物,只是,有些人會因此連續好幾天都吃粽子,以致體重急增、脹氣、消化不良、便秘等問題找上門,除此之外,對於罹患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言,恐使血壓、血糖、痛風數據飆高,身體跟著抗議。對此,臺中慈濟醫院王筱淇營養師建議民眾,吃完粽子後,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35歲的林小姐,9年前正值26年華的她,突然出現左臉小癱瘓、漏口、進食不順,甚至眼球出現不自主顫動等症狀,便緊急就醫檢查,透過核磁共振攝影檢查後發現,腦中有多處白點,加上如小中風般的臉部癱瘓、眼球顫動等明顯症狀,被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 只是,在治療初期因為頭痛、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生孩子後坐月子習俗一般僅見於亞洲幾個國家,不過各地的習俗都不太一樣,而且隨著時空背景的差異、民眾觀念改變,過往的禁忌今日可能也做了一番調整。而為什麼西方國家的人都不施行坐月子,如凱特王妃剛生完小孩的第2天就出來趴趴走。 需不需要坐月子?醫師:必須的! 台北市立陽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