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火鍋?千萬別吃丸子!因為裡面有……

進入冬季,火鍋又「火」了起來,各種美味又實惠的蝦丸、魚丸、肉丸是吃火鍋的必備品。但你知道這些好吃「肉丸」真相是什麼嗎?其實這些肉丸裏根本沒有多少肉——不管是濃香的肉味,還是Q彈的口感,都是食品添加劑偽造出來的,一顆肉丸裡竟然含有十幾種添加劑!

 
吃火鍋?千萬別吃丸子!因為裡面有……
吃火鍋?千萬別吃丸子!(網絡圖片)


先看看我們的實驗:切開後發現了真相 

究竟這些魚丸、蝦丸、牛肉丸等肉丸裡到底有沒有肉?為了搞清楚這肉丸中到底都是什麼?記者做起了實驗!我們將市場和超市購買了速凍魚丸、蝦丸、蟹棒、千層豆腐、魚豆腐解凍後切開,並滴入碘液,發現所有肉丸全部變藍(因為碘遇澱粉會變成藍色),這說明這些肉丸中幾乎沒有肉。

吃火鍋?千萬別吃丸子!因為裡面有……吃火鍋?千萬別吃丸子!因為裡面有……
切開後發現了真相(網絡圖片)


既然肉的成分少,為何吃起來卻香味濃,口感Q彈呢?要做到這些很容易,加入「高彈素」等就可以讓丸子「彈起來」,加入「卡拉膠」可以讓丸子吃起來有肉的感覺;再加入些魚肉香精、牛肉香精,就可以做成你鍾愛的各種美味的「魚丸」、「牛肉丸」了。

吃火鍋?千萬別吃丸子!因為裡面有……
高彈素(網絡圖片)



專家說法:這些丸子都是垃圾食品 

專家指出,這些肉丸大多屬於垃圾食品,肉的含量很少,甚至不含肉。一顆肉丸中含有食用明膠、香精、色素、增白劑等十幾種添加劑,真是垃圾食品中的垃圾。

專家表示,這些添加劑做出來的肉丸,一般消費者很難看出來,吃起來覺得香、有筋道。反而正宗的肉丸子吃起來味道比較淡,但可以看到肉的纖維。

這些肉丸多屬於「三高食品」,所謂的魚丸、蝦丸、蟹棒等都是用澱粉、水、色素、水分保持劑、香精、防腐劑等其他食品添加劑「調配」出來的,營養價值極低,千萬不要經常給你的孩子吃。另外,這些速凍肉丸也屬於高熱量、高油、高鹽的食品,一兩蝦丸的能量至少相當於二兩米飯,最好不要食用,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 

教你一招:營養師教你自己做健康魚丸

吃火鍋?千萬別吃丸子!因為裡面有……
營養師教你自己做健康魚丸(網絡圖片)


最美味、最健康的食物一定出自自家廚房,如果想吃就自己做,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經驗。

①準備新鮮無刺魚肉200克,將魚剁成魚泥,加香油、料酒、鹽及少量澱粉充分攪拌;

②再加水、雞蛋清繼續攪拌(持續往一個方向攪拌),攪拌至肉泥帶點彈性時加蔥、薑;

③水開後調至小火,將魚丸煮熟。魚丸入菜做湯都行,鮮美營養。

 

 

文章來源:http://www.ntdtv.com/xtr/b5/2014/12/28/a1164595.html#sthash.oqMuxb7a.dpuf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新冠確定病例,分別自義大利(案1052)、菲律賓(案1053、1054)及英國(案1055)入境,當中案1052檢出B型流感病毒,不排除症狀由流感造成。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案1052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北榮總內視鏡診斷與治療中心結合AI人工智慧技術,經過多年的努力,成功研發「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除可執行大腸瘜肉的偵測及辨別,更首創可同時識別多種不同的大腸病灶與大腸解剖構造,輔助大腸鏡檢查及內視鏡教學,大幅提升內視鏡檢查品質,嘉惠病人,傑出研究成果獲得國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兒童脊髓腫瘤佔所有神經腫瘤約0.5至1%,在臨床上相當少見,但其中90%為膠質細胞瘤,多以惡性居多。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神經外科主任鄭宇凱醫師指出,尤其早期症狀僅頸部或背部疼痛,除了症狀反覆並無特異性,導致容易被忽略而延誤就醫,一旦腫瘤侵犯範圍逐漸擴大,就會出現肌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家中有小男孩或青少年的家長,經常會選擇寒暑假期間前往醫院諮詢割皮包皮的問題,不外乎擔憂孩子小弟弟出現紅腫、或是包皮緊緊包覆不好推開等,至於該不該割除包皮,或選擇什麼時機手術較適當,是家有男丁的父母中常有的疑惑。 男性的包皮是指男性生殖器的外側皮膚,保護龜頭防止外來傷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