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補養生變「癢身」 皮膚搔癢增3成

吃補養生變「癢身」 皮膚搔癢增3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冷氣團一波接一波,許多民眾喜愛嗑羊肉爐、燒酒雞及薑母鴨等補品暖身。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入冬以來,皮膚搔癢症患者增加3成以上,尤其以患有乾癬、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者居多。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楊志勛表示,天氣轉涼,民眾習慣食補養生,但患有皮膚病、自體免疫疾病者;一旦隨意服用刺激免疫或調節免疫力的食補藥膳,如羊肉爐、燒酒雞及薑母鴨等,或是保健食品,如人參、靈芝、冬蟲夏草,都容易引起症狀發作,甚至惡化。

楊志勛舉例,如患有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者,都會導致症狀發作;乾癬患者不只皮膚會有紅色斑塊,且伴隨銀白色皮屑脫落;若合併乾癬性關節炎,不但皮膚症狀惡化,關節更會出現紅腫熱痛。

入冬以來,皮膚搔癢症患者增加3成以上。楊志勛提醒,患有皮膚病、免疫疾病的民眾,可別隨意吃補品,以免養生變「癢」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137

相關推薦

許多胃癌患者在術後,常出現傾食症候群,主要是因胃部已被切除,患者若未改變飲食習慣,進食後恐出現絞痛、噁心、頭暈或腹瀉等症狀;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施曉婷指出,當胃部分切除,相對胃容量縮減,患者只要少量進食,就會對營養素吸收產生影響。 尤其術後的不良反應恐會不斷復發,因此患者應建立新的飲食習慣,保持良好...

閱讀詳情 »

「媽媽,我頭好痛,可以不去上學嗎?」每到學期開學前幾天,許多孩子就開始不舒服,讓家長相當頭痛。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蕭亦伶指出,這極可能是「拒學症」癥兆,父母應該多跟孩子聊聊學校好玩的事情,陪著至校園走走,紓解上學所帶來的壓力。 小華媽媽說,每次假期一結束,小華就會開始鬧肚子痛,勉強上學,總是大...

閱讀詳情 »

米粉居然不是米做的,而是價格低廉的玉米澱粉!消基會公布米粉抽驗報告,發現高達九成的市售米粉含米量過低,在52件抽驗項目中,多達39件含米量低於20%,有欺騙消費者之虞。 對此,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指出,市售包裝米粉應依照食品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詳實標示,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市售包裝米粉...

閱讀詳情 »

為幫助長者能擁有一口好牙,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宣佈,今年將編列3300萬元經費,針對該市70歲以上長者,或55歲以上原住民長者,可獲得假牙裝置補助,預計將有1000位長者受惠。 台中市牙醫師公會在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的見證下,簽署「假牙裝置合約書」,凡設籍在台中市的70歲以上長者,或55歲以上原住民長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