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天隱翅蟲常出沒 毒液濺臉恐毀容

夏天隱翅蟲常出沒 毒液濺臉恐毀容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夏天到戶外遊玩,或是在下雨溼熱的傍晚過後,甚至是在悶熱的晚上睡覺前,突然感到四肢某處、背部或是臉上,突然一陣刺痛,不用到幾秒的時間開始出現類似過敏般的紅腫與紅斑點,這有可能就是隱翅蟲在作怪。

三軍總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振豐表示,隱翅蟲就是因為其翅膀不明顯因而得名,體長大約0.5至1公分,寬約0.2公分,主要在每年的夏季出沒,爬行的速度很快,也能飛行,尤其最喜歡陰雨或濕熱的天氣,多出現在南部或是花蓮地區。此蟲好出沒於草叢或樹林中,所以來診民眾以山區、農村或郊區居民為主。隱翅蟲本身還有趨光習性,所以到了晚上會飛到有燈火的地方,再加上體型小,可穿過一般家庭門窗之紗窗。所以很容易潛入住家中,侵害人體。

其實隱翅蟲並不會咬人,而會產生紅腫或是皮膚潰爛,都是因為當蟲體被打死或捻碎時,會造成蟲體內所含的刺激性毒素「隱翅蟲素」的毒液大量濺出,就會附著於皮膚上,這時如果民眾不注意,又用手去抓傷口,或是將皮膚傷口上的毒液沾黏到其他部位時,毒液就會散佈開來,進而造成局部皮膚病變,形成壞死性紅斑。

陳振豐醫師指出,被咬初期第1至2天會出現水泡、膿泡及潰爛,接著,在第3至4天會形成一層像腳皮一樣的膜,到了第6至7天會自動落屑痊癒,也可自行將皮廝下,但會有色素沉澱,大約在2週至1個月內消失。

醫師提醒,若發現有紅腫傷口,或是能辨識出隱翅蟲的話,千萬不要以拍打方式驅趕,可以吹或是撥開的方式將其趕走;晚上就寢時,盡量不要開燈,避免隱翅蟲進入屋內;也可先拍打床鋪,確認有無蟲隻,再入睡;儘量不要在野外或草地上活動,必要時穿著長袖長褲或使用驅蟲液。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67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藝人李懿日前在節目上分享看醫生用藥的的歷程,過程中提及,男友曾因為吃藥過敏,導致全身起水泡,身體看起來很像燒燙傷,經診斷為「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出現紅疹、水皰提高警覺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系主任、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醫師表示,史蒂芬強生症候群(SJS)是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長期喉嚨痛、慢性咳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臺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莊家舜說明,胃食道逆流不單是火燒心,還有許多非典型症狀如夜喘、胸燜等都要注意。不單火燒心 胸悶、慢性咳嗽要注意60 歲的唐先生,因為長期喉嚨腫痛、又有鼻子過敏狀況,至臺中醫院耳鼻喉科就醫,經由內視鏡檢查,...

閱讀詳情 »

疼痛起來像滿清十大酷刑,痛到想把手剁掉…,有不少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都有這樣的深刻感受,甚至有病友即使非常能忍,也難逃病痛帶來的煎熬。疼痛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惡化的警訊,尤其嚴重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併發心臟與血管病變或憂鬱症,不可輕忽。因此醫界呼籲,千萬別漠視疼痛的警訊,否則形同「自殘」! 類風濕性...

閱讀詳情 »

別小看磷酸鹽攝取過量對人體的影響!除了目前醫界已知,磷酸鹽攝取過量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的可能性外。近期研究更發現,不論在小鼠實驗或是人體實驗中,磷酸鹽長期攝取超標,更會讓身體變得怠惰、運動能力變差,使燃燒脂肪的能力大幅下降! 動物及人體實驗證實,磷酸鹽攝取過量易使脂肪燃燒力下降、新陳代謝變差 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