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外耳道炎患者增 戲水後勿挖耳朵

外耳道炎患者增 戲水後勿挖耳朵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耳朵千萬不要挖,小心外耳道發炎!近日不少小朋友、年輕人,到海邊、游泳池戲水,回家後發現,耳朵悶悶脹脹,甚至劇烈疼痛、聽不清楚,就醫檢查才得知,原來是耳朵發炎了。醫師指出,民眾常有挖耳朵的習慣,容易不小心傷害外耳道,當接觸不潔的水就會細菌感染發炎。

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方德詠指出,外耳道炎是夏天最常見的耳朵疾病,雖然各年齡層都會發生,但夏天一到,年輕人喜歡去海邊玩水、小朋友上游泳課,患者以年紀輕者居多。

方德詠表示,發生外耳道炎是因外耳道的皮膚破皮受傷,導致細菌感染發炎,輕微的症狀,包括耳朵悶悶、脹脹,嚴重會有劇烈疼痛感,甚至引起耳殼發炎、耳軟骨炎,進而影響聽力、外觀。一般會給予外用抗生素藥膏治療,嚴重則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療。

「耳朵千萬不要挖!」方德詠強調,耳道內的皮膚很薄,只要輕微的外力摩擦,就容易破皮受傷,呼籲民眾游泳、戲水後,千萬不要使用棉花棒、或直接用衛生紙捲成條狀挖耳朵,以免增加發炎機會,可以利用吹風機稍微吹乾即可。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44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是現在全世界的流行病,在台灣,有將近二百萬人罹患糖尿病,其中有95%的患者是第二型糖尿病。糖尿病年輕化趨勢 你我不可忽視糖尿病的年輕化與日常追蹤照護也是需要被重視的議題,陳宏麟院長表示,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台灣糖尿病人口,在過去10年中,20歲以下及20至40歲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以及肥胖病患,往往飲食及生活習慣不良,通常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都攝取不足。根據研究發現,代謝症候群及減重病患,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維生素B群、維生素D3、葉酸,以及鎂、鈣、鋅、鉻等礦物質,搭配規律運動,減去脂肪與肌肉質量比率,要高出沒有補充優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菸害的暴露,沒有安全範圍!菸品堪稱是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平均每20分鐘就有1人死於菸害;二手菸更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歸類為一級致癌物質,且二手菸、三手菸對孩童的危害更遠高於成人。為此,國民健康署特別與網紅插畫家「小學課本的逆襲」合作,打造全台首輛「三手菸」菸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期一項亞洲大規模醫美市調顯示,18~75歲各年齡層在意體態身型的比例皆高達八成,對於身上多餘脂肪的在意程度竟高達77%,遠超過臉部紋路,調查更顯示,亞洲消費者最在意的並非身材大幅減碼,而是改善局部難以減掉的贅肉這樣的「不可忽略的小事」。療程時間短且無痛 全身全方位雕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