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大腸癌人數竄升快 年奪5千多條命

大腸癌人數竄升快 年奪5千多條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據國民健康署103年資料顯示,癌症已蟬聯多年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大腸癌竄升最為快速,發生人數最多,每年約發生14,000人,死亡率也逐年升高,每年超過5,000人死亡,男女分別位居十大癌症發生率之第3與第2名,可見風險極高。 

飲食、便祕易致腸癌

而流行病學指出,飲食可能是形成大腸直腸癌的最主要原因,愈喜歡攝取精緻飲食者,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愈高,但也有一部份學者認為腸道中代謝物和細菌的終產物可致癌;便秘時有些物質與腸壁有較長時間接觸,造成惡性腫瘤機會也相對增加。

大便習慣改變、腹賬痛 為警訊

加上大腸癌會隨年齡增加發生率越高,且早期並無明顯症狀,極易被忽視,以致延誤了早期診斷及治療的時機。一般來說,大腸癌臨床症狀為便血、大便習慣改變、不適感及殘便感、腹賬腹痛、體重減輕及厭食、噁心嘔吐及貧血。

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腸」命百歲的健康關鍵!因此,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吳建遠組長也說,因為大腸癌若有症狀出現大多已非早期,所以呼籲50歲-74歲的民眾,可多加利用國民健康署所補助的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如果檢查結果為陽性,後續還需要接受大腸鏡確診。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個性驟變,腦膿瘍作祟!一名10歲葉姓女童原本活潑開朗,近期卻出現嗜睡、頭痛症狀,且症狀越來越明顯,也變得不太愛回話理人,家長察覺異常,就醫經由檢查後,確診女童頭部右側出現腦膿瘍,一開始先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但成效不彰,所以改採手術治療,後續注射抗生素8週左右才康復...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腸病毒主要流行季節是春天與夏天,據社區病毒監測資料顯示,目前主要流行病毒為克沙奇A型,但近期零星檢出腸病毒71型個案,且今年累計2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均感染腸病毒71型,面對今年疫情,民眾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疾管署進一步表示,第15週(4月10日至16日)全國門、急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為了身體健康著想,應養成每日排便的習慣。若超過48小時沒有排便,或是排便有困難,就可算得上是便祕了。其實很多人把便秘當成小事,不以為意;但如果排便不良,原本應該排出的廢物,就會積在體內。久而久之,這些廢物會產生毒素在體內循環,造成肌膚變得粗糙、代謝惡化、肥胖等問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乳癌是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衛福部苗栗醫院今年首季就確診了3名早期乳癌患者,皆已陸續完成手術治療,復原良好;外科蕭庭豐醫師指出,儘管乳癌發生率高,且死亡率高居第四位,但只要經由適當的治療,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 苗醫外科蕭庭豐醫師表示,由於醫學進步,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