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肌瘤不可怕! 多問、多看、多聽

子宮肌瘤不可怕! 多問 多看 多聽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面對生活種種挑戰,現代婦女不單得肩負家庭的責任,還得承擔職場上的壓力,若身體再亮起紅燈,往往令人心力交瘁。根據統計,女性在生育年齡大約有2~3成有子宮肌瘤,更年期前後則有4~5成;目前對於子宮肌瘤的治療,除了有藥物治療、手術切除子宮肌瘤、手術切除子宮之外,在國外,也會將子宮肌瘤栓塞術的選項提供給女性患者。 

子宮動脈血管栓塞術已應用20多年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放射線部介入部主任陳永芳表示,子宮動脈血管栓塞術已應用在治療出血20多年,包含產後出血、剖腹產出血,或其他手術後出血的止血,這項手術的技術已非常純熟;在歐美及許多亞洲國家,這種術式已被應用在子宮肌瘤的治療,也被認可為有效且相對安全的介入方式,提供病患更多元的治療選項。香港中文大學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系主任及教授余俊豪指出,子宮肌瘤栓塞術在歐美是一種常規的治療方法,大約有近3成病人會選擇此方法治療。

多問、多看、多聽 多元的諮詢管道

自從余俊豪教授在香港開設血管及介入放射科門診後,子宮肌瘤病人可以直接掛號就醫,才使得子宮肌瘤栓塞治療廣為人知,而且至今已有200多名病人以此方法獲得治療。他進一步指出,曾經有位47歲婦人在29歲懷孕時診斷出有子宮肌瘤,由於生活忙碌,等到35歲時,子宮肌瘤已從3公分長大到6公分,才進行手術切除;但卻又在39歲時再度復發10公分大的肌瘤,求診多年所有醫生都一致認為肌瘤過大,不但要割除,甚至連子宮都要一併摘除。所幸透過轉介,才得以接受子宮肌瘤栓塞術,並解除她長達18年的困擾。在疾病處置及子宮保留的兩難上,栓塞術提供給部分患者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

阻斷子宮肌瘤血流供應 使肌瘤壞死縮小

子宮肌瘤除了會造成疼痛,且會有大出血的問題,因而會導致病人貧血;陳永芳主任強調,子宮肌瘤不一定要做治療,但若是出現身體不適、疼痛且有不正常出血,並造成生活上困擾時,就應接受治療。至於血管栓塞術是由股動脈穿刺一個不到2mm的小洞,以導管進入栓塞目標,再注入栓塞微球體,阻斷血流供應,使其壞死縮小,以達到治療目的。

傷口小、出血少、復原快 可保留子宮!

余俊豪教授表示,子宮肌瘤栓塞術只要局部麻醉,由於傷口小、出血少,最快手術隔天可出院,病人可以很快回復正常生活。再者,保留子宮可避免賀爾蒙失衡所帶來的症狀,包括更年期提前到來,對於病人身心靈健康非常有意義。建議患者可主動諮詢醫師,並找出符合自己需求的治療方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3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健署國教署同推動 開發生活技能健康體位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2016年,全球超過3.4億的5至19歲兒童及青少年是過重或肥胖,但其實肥胖是能有效預防的,得靠家長、學校、學生共同努力對抗,也因此,世界衛生組織也推動以生活技能為基礎的健康教育,可望能促進學童健康策略。因此,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科技進步發展,社會風氣也逐漸向前變化,大眾對於生兒育女的觀念也不再是僅強調延續香火、傳宗接代,家庭有了更多功能。依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資料,105 年至 106 年出生嬰兒的男女性別比由 1.076 下降至 1.071 ,比例已經下降,但是出生的男嬰仍明顯多於女嬰。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衛福部社家署今年度於北、中、南分別專案補助三個縣市(台北市、彰化縣及屏東縣)設置試辦『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支持服務中心』,彰化縣由財團法人切膚之愛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成立「彰化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支持服務中心-樂翔居」是全台第一家開始營運的中心,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祝健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花蓮慈濟醫院配合衛生福利部新南向政策,積極推動一國一中心的任務,以菲律賓為主要合作國家,發展醫療產業合作計畫,將在花蓮慈院展開為期一周的醫療訓練計畫,加強多元雙向交流。 花蓮慈院國際醫療 臨床經驗交流今年八月初,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率領醫療團隊前往菲律賓,與聖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