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男生女一樣好!「胚胎性別篩選」應淘汰

生男生女一樣好!「胚胎性別篩選」應淘汰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隨著科技進步發展,社會風氣也逐漸向前變化,大眾對於生兒育女的觀念也不再是僅強調延續香火、傳宗接代,家庭有了更多功能。依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資料,105 年至 106 年出生嬰兒的男女性別比由 1.076 下降至 1.071 ,比例已經下降,但是出生的男嬰仍明顯多於女嬰。

舊觀念仍在 重男輕女造成社會緊張

由男女嬰的數量差異來看,這樣的情形顯示出,儘管台灣民風已經相當開放,但「重男輕女」的觀念,在某些家庭還是存在,造成許多媳婦被要求為家庭生產男嬰,抑或在生產前即需要知道胚胎性別等等的家庭緊張社會現象。當一對夫妻在孩子生產前即需要知道嬰兒性別,不少夫妻會進行「胎兒性別篩選」,甚至「性別選擇性墮胎」,來確認嬰兒的性別。在對男女嬰期待不同的前提下,很容易降低父母與孩子間的情感連結,進而無法體會家庭融洽的美好。

除醫療必要 「胚胎選性別」恐觸法

對於「胚胎性別篩選」的情形,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迎接新生兒的父母,別忘「生男生女一樣好」,除非醫療必要,否則不應進行胎兒性別篩選或性別選擇性墮胎,另外,即使是人工生殖的胚胎,若不是基於醫學理由,也不能以任何形式揭露胎兒性別。如果選擇胚胎性別的情況經查核發現,即違反人工生殖法第十六條,將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切勿因為對於性別差異的誤解而觸法,同時失去體會家庭和諧共處的樂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3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西洋情人節往往是青少年情侶們特別嚮往的節日,在充滿巧克力、花束及禮物的浪漫氛圍中,心情特別的愉悅;但是,安全的約會也是很重要的,除了可以創造共同的美好回憶之外,還可以讓彼此的感情更進一步的升溫。考量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流行,國民健康署也在此提醒青少年朋友們,外出約會時,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過敏兒比例高,但有些爸爸媽媽其實也不清楚自己小孩對什麼過敏,或甚至沒有發現小孩有過敏現象。莊譓馨營養師提醒,年節期間大魚大肉更不容易忌口,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將過敏食物吃下肚,或是攝取過量高組織胺食材,而誘發身體一連串的不適反應,其實包括年節中象徵元寶的水餃、應景的牛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精蟲衝腦,1名年輕男子透過約砲軟體找到天菜,一時意亂情迷,在沒有任何安全措施下,發生無套性行為。事後後悔莫及,擔心感染愛滋,透過愛滋諮詢專線,至北巿聯醫昆明防治中心接受預防性投藥,並連續回診抽血檢驗,這才遠離染病陰霾。 西洋情人節將至,昆明防治中心主任陳亮妤表示,疫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今(12)日新增11例本土病例,其中高雄砂石場相關群聚就增加7例,案例分布於台南與苗栗;跨縣市家族群聚事件也再增1人確診,足跡與該家族出遊時相關;今另增加49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無人死亡。 ▲5姊妹家族相關傳播鏈今新增1例。(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