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婦羊水過少不用再煩惱,這樣做就能變多!

孕婦羊水過少不用再煩惱,這樣做就能變多!產前羊水少怎麼補呢?羊水的多少會直接決定孕婦分娩的難易程度,所以在產前如果出現了羊水少的現象就要及時補救哦。那麼,具體要怎麼做呢?在這裡,小編就來告訴你產前羊水少怎麼補,別錯過啦。

羊水過少者,除了針對母親疾病作治療外,胎兒經檢查無畸形,孕婦沒有嚴重並發疾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快速飲水的辦法增加羊水量。凡足月未臨產而又屬缺乏羊水的孕婦,可在2小時之內飲水2000毫升,如果仍然達不到要求,還可重複上述辦法。

快速飲水這種辦法安全、有效、簡便、易行。因為喝水能夠促進孕婦體內血液循環,間接的子宮胎盤的循環也得以增加,而達到增加羊水的目的

還可以使用羊膜腔灌注法,直接增加羊水量。但是如果經訐估發現胎兒有感染之虞,或胎兒狀況不佳,不再適合在子宮內居住的話,都應該立即把它生下來,作妥善的照顧。

因為羊水少BB容易缺氧,可以在家裡可以適量吸氧氣,定期去醫院做胎心監護,每天數胎動。做好家庭監護,時刻關注胎兒情況。

 

相反地,羊水過多會產生的問題

凡在妊娠期間,羊水量超過2000毫升,都稱為羊水過多,最高甚至可能達到2000毫升。通常羊水過多的準媽媽可能出現憋氣,上腹部不適的症狀,子宮比正常孕周大,腹部皮膚由於過度伸展而發亮水腫,寶寶的胎動微弱,胎心音遙遠。做超聲檢查時發現羊水指數超過18釐米,就是羊水過多的徵兆。

羊水過多

正常妊娠時的羊水量隨孕周增加而增多,最後2~4周開始逐漸減少,妊娠足月時羊水量約為1000ml(800~1200ml),凡在妊娠任何時期內羊水量超過2000ml者,稱為羊水過多。最高可達20000ml。多數孕婦羊水增多較慢,在較長時期內形成,稱為慢性羊水過多;少數孕婦在數日內羊水急劇增加,稱為急性羊水過多。羊水過多的發生率,文獻報導為0.5%~1%,妊娠合併糖尿病者,其發生率可達20%。羊水過多時羊水的外觀、性狀與正常者並無異樣。

發生羊水過多的原因

胎兒畸形:羊水過多的孕婦中,約18%~40%伴有胎兒畸形,其中以神經管缺陷,如:無腦兒、腦膨出和脊柱裂最為常見,佔一半左右。

多胎妊娠:單卵雙胎更為常見,如果發生雙胎輸血綜合徵,那麼體重較大的胎兒更容易出現。患有糖尿病、肝炎,妊娠期高血壓,血型異常等疾病的孕婦。

胎兒存在胎盤臍帶病變:如帆狀臍帶、胎盤絨毛膜羊膜炎等。

特發性羊水過多:沒有任何徵兆,胎兒或胎盤異常,病因不明。

羊水過多有哪些症狀

急性羊水過多:多發生在妊娠20~24周,由於羊水急劇增多,數日內子宮迅速增大,似妊娠足月或雙胎妊娠大小,在短時間內由於子宮極度增大,橫膈上抬,出現呼吸困難,不能平臥,甚至出現紫紺,孕婦表情痛苦,腹部張力過大感到疼痛與食量減少發生便秘。由於脹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影響靜脈回流,引起下肢及外陰部浮腫及靜脈曲張。孕婦行走不便而且只能側臥。

慢性羊水過多:約佔98%而且多發生在妊娠28~32周,羊水可在數週內逐漸增多,屬中等量緩慢增長,多數孕婦能適應,常在產前檢查時,發現宮高、腹圍均大於同期孕婦。羊水地多孕婦在體檢時,見腹部膨隆大於妊娠月份,妊娠圖可見宮高曲線超出正常百發位數,腹壁皮膚發亮、變薄,觸診時感到皮膚張力大,有液體震顫感,胎位不清,有時捫及胎兒部分有浮沉感,胎心遙遠或聽不到。

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家長別輕忽!當孩童咳嗽連續兩週不停,可能是百日咳。百日咳傳染力強,醫師呼籲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施打百日咳疫苗。百日咳傳染力強 易爆群聚感染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指出,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已有10例百日咳確診病例、3起家庭群聚事件。衛福部南投醫院感染科廖嘉宏主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70歲的李媽媽,近日牙痛引發右上頷紅腫2天,以為紅腫會自己痊癒消失,但是紅腫非但沒消失,還腫到連右眼幾乎都張不開了,並且畏寒、發燒,兒子才急忙帶李媽媽到牙科處理。經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牙科楊若蘭主任檢查,發現為急性蜂窩組織炎,為李媽媽安排緊急住院,施打抗生素治療,也為她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經常會想,長大多好,有些事情卻只能想像。」兒童節將至,各地紛紛推出許多兒童節優惠/遊樂活動,但這些對於罹患癲癇症的孩童而言卻可能是種奢侈的願望,因癲癇的不可控性(無法控制何時何地發作),不僅孩童無法自由自在享受同齡人體驗各種遊樂器材的喜悅,對於照顧者而言也有著心疼的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疾病管制署歷年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日本腦炎流行高峰期為每年6月至7月,因此,為迎接夏季到來,民眾更應做好防護措施;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陳怡表示,去年本市就出現3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因此,除了呼籲豬隻養殖業者應於豬舍懸掛捕蚊燈,降低病媒蚊數量,最有效的方式,仍是提早接種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