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媽咪必知Q&A:孕婦生病可以吃藥嗎?

Q 孕婦生病可以吃藥嗎?
 
服藥前諮詢專科醫師,詳細告知狀況
 
懷孕用藥影響大?
 
懷孕前3個月是胚胎對外界因素最敏感的時期,但是正確地使用藥物,並不會影響胎兒;且準媽媽身體恢復健康,也才能孕育健康的寶寶。
 
懷孕前3個月是胎兒器官發育的時候,此時用藥最容易對胎兒產生影響。至於影響的程度,則依藥物的種類、劑量、服用時間,以及寶寶對藥物的敏感程度而有不同。
 
中藥也有副作用?
 
孕婦的體質不同,會造成子宮收縮、出血的中藥材應避免食用。
 
中藥也可能會有副作用,因此服用前也必須諮詢中醫師。在服用任何藥品或補品前,都應先詢問過醫師,確定對胎兒和自身的健康無虞後才可服用。
 
有懷孕計畫的婦女,應盡量避免吃藥;而有疾病需服用藥物者,應在準備懷孕前告知醫師,以方便調整劑量,或更換對胎兒較安全的藥物。
 
孕婦用藥分級觀念
 
孕婦若是需要服用藥物,務必告訴醫師已經懷孕,醫師應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分類,做最安全的判斷給藥。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制定的懷孕用藥安全分級及定義

等級 危險性 懷孕用藥安全說明
A 安全 有完整的人體實驗,證實對人類沒有導致畸形之虞,為安全的藥物。
B 可能安全 動物實驗證明對胎兒沒有危害,但沒有經過人體實驗;或動物實驗證明對胎兒有影響,但人體實驗證明沒有影響。
C 避免使用,必要時還是可以使用 動物實驗證明有不良影響,但對人類尚未有足夠的研究報告;或沒有經過適當的動物及人體實驗。
D 避免使用,除非絕對必要 確定會對胎兒有不良影響;但孕婦如果非用不可,治療效益必須超過已知風險時,才可以使用。
X 確定有致畸胎性 在動物或人類研究都顯示對胎兒有不良影響,懷孕期間應完全禁用。

 
註:A級藥品多為維生素;B級藥物雖無充分資料顯示安全性,但若已上市多年,仍無有害報告,則大致都可信賴;C級藥物必要時還是可以使用;D級和X級的藥物則不可使用。
 
◎孕期對症食療
 
孕吐
 
症狀說明
 
懷孕初期特有的症狀,因為母體無法適應體內荷爾蒙等變化所引起的反應,除了感到噁心外,嚴重時也會伴隨嘔吐的症狀。
 
緩解小祕訣
 
1 養成少量多餐的飲食習慣:因為通常肚子餓和吃太飽比較會想吐。如果吃了某些食物(如蛋白質)就想吐,建議暫時避免食用。
 
2 勿錯過任何用餐時刻:避免因為空腹造成血糖降低,而引起噁心、嘔吐。如果真的吃什麼都想吐,也不宜勉強進食。
 
3 適量補充維生素B6:可減輕孕吐症狀。
 
4 補充水分或運動飲料:水可避免身體脫水,並促進新陳代謝,降低血液中荷爾蒙跟黃體素的濃度。飲水中可添加少許鹽分,預防嘔吐所引起的低鈉現象。
 
5 多休息、轉換情緒:嘗試有興趣的事物,保持心情愉快,可以減輕孕吐的症狀。
 
6 避免口味重、油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雖然每位孕媽咪對食物的氣味有不同反應,但任何可能引起嘔吐的味道,都應避免接觸。
 
7 蜜餞類的食物:雖然酸梅、話梅普遍為孕媽咪最常用來緩和孕吐的食物,但因蜜餞產品常被添加食品添加物或防腐劑,建議避免過量食用。

對症營養素
 
維生素B6、鋅(如小麥胚芽、肝臟、核桃、蛋黃、黃豆、穀類、香蕉、花生、瘦肉、魚類、蘿蔔、大白菜)
 
對症食材
 
酸梅、烏梅、陳皮、紫蘇、薑片等
 
食譜建議
 
鮮味雞湯麵線p.46、開陽白菜p.65、起司焗烤馬鈴薯p.75、酥炸梅肉香菇p.79、綠波豬肝湯p.86、當歸牛肉湯p.89、薑汁燉鮮奶p.97、紫蘇金桔茶p.101
 

 

---本文摘自《懷孕養身就要這樣吃》一書

孕媽咪必知Q A:孕婦生病可以吃藥嗎?孕媽咪必知Q A:孕婦生病可以吃藥嗎?

《懷孕養身就要這樣吃》摘文試閱

一人吃,兩人補? 健康懷孕280天

孕媽咪應避免攝取的食物

孕媽咪必知Q&A: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新手媽媽小萍,因為小孩哭鬧只能抱著哄,連入睡都必須直立抱著孩子才願意入睡,結果手腕連到大拇指側越來越痛,有時候甚至不抱小孩都會痛,冰敷、痠痛貼布也都無效,只好趕緊到復健科就醫,發現自己就是典型的媽媽手。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許宏志表示,這類患者不適宜局部推拿按摩,可...

閱讀詳情 »

去年三月因為疫情爆發,百貨業者業績一度盪到谷底,但因為邊境封鎖,內需大爆發,讓百貨業的營收大幅增加,去年甚至有十家百貨、單店業績破百億!業者更發現,業績增長最多的前三名,分別是精品、化妝品和百貨餐飲,所以決定在母親節前夕,強打粉底液和化妝品優惠,搶賺商機。百貨業者表示,去年因為不能出國,國人幾乎都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發生1例新冠疫苗不良反應事件!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北部1名施打牛津AZ新冠疫苗醫事人員,出現發燒症狀,研判是非嚴重不良事件;開打首日全台共接種1,578劑,高雄市共353人次最多,其次是桃園市343人次;另外,德國與挪威都發現AZ疫苗血栓事件,可能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日新聞報導中國水果攤夫妻因為生性節儉,長年將發霉水果切掉壞掉部分後,食用好的部位,結果雙雙罹患肝癌。對此營養師表示,長期攝取黃麴毒素是可能提升罹患肝癌的機率,不過黃麴毒素比較可能污染大麥、小麥、花生、花生粉、豆類等食物,在水果中很少見。雖然水果較少被黃麴毒素污染,不過仍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