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暴兒易以暴制暴 延續家庭暴力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為了保護媽媽遠離家暴傷害,發奮學習拳擊,17歲台灣拳擊選手林郁婷榮獲世界拳王。同樣也是為了保護媽媽,中部一名大學生卻殺了自己的父親,兩人都是長期目睹媽媽受到家庭暴力的目睹兒,卻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指出,國內各直轄市、縣(市)每年受理婚姻暴力通報件數將近6萬件,每案被害人育有1名子女推估,每年約有6萬名目睹家暴兒童少年。

出生在暴力家庭的青少年心靈創傷可能不亞於被害人,但多數人常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而輕忽了目睹暴力對他們造成的傷害。國外研究發現,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少年長大後成為家庭暴力被害人或加害人的比例,約是一般人的5至10倍。

張秀鴛表示,許多家庭暴力的被害人常常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選擇隱忍暴力。但研究顯示,如果長期目睹家人以暴力的方式處理衝突,很容易就讓家庭暴力的問題延續至下一代。

孩童如果經常目睹家暴,可能出現頭痛、胃痛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徵狀,在心理上也可能對家中暴力感到羞恥,或認為暴力是自己引起的,而感到自責或有罪惡感等,這些都可能影響他們的學習與人際關係。

一旦這些孩子逐漸長大,有些孩子就會選擇與施暴者對抗,甚至採取以暴制暴。但以暴制暴的方式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時候反而變成另一件人倫悲劇。

張秀鴛司長強調,孩子身旁的照顧者或每天與孩子相處的老師,應該多傾聽孩子內心的恐懼與害怕,給予接納、關懷和支持,並適時協助轉介相關專業輔導資源,才能有機會幫助孩子緩解暴力的傷害及影響。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47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有人說,頭髮就像是人的第二張臉,擁有一頭飄逸柔美的秀髮,是每個人都想要的;然而,卻有人會在洗頭時出現頭髮一搓一搓的掉,不但令人擔心禿頭,更擔心是否有其他疾病。皮膚科醫師指出,會有嚴重掉髮的原因很多,要查明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雄性禿+甲狀腺疾病+紅斑性狼瘡+壓力+產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各級學校都已開學,也讓腸病毒活躍機率變高,像是學童間密切互動有可能會使腸病毒傳播到家庭、社區,增加群聚感染機會,因此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各教托育機構人員和家長,應加強教導孩童個人良好的衛生習慣,確實做好正確勤洗手、生病不上學的防疫觀念,堵絕腸病毒找上門。 肥皂加清水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你也曾有健保卡平白無故被停卡的經驗嗎?小心可能是詐騙集團的騙局,根據統計,近三個半月以來,健保署就接獲高達1萬4千通民眾電話,反應疑似接到詐騙電話,其中又以中部地區民眾最多,呼籲民眾可得多當心,提高警覺,以免受騙上當。 3個月接獲1萬4千通 全是民眾接獲詐騙集團來電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45歲男性,幾年前原本天天精力旺盛,每晚都跟老婆上床恩愛;但近年來,卻顯得性趣缺缺,有時辦事一半就「軟槍」,夫妻性生活不美滿導致失和,就醫檢查發現原來是睪固酮低下惹的禍。經過治療,終於又是一尾活龍「並蹦叫」。 男性也有更年期 恩主公醫院泌尿科主任王炯珵表示,睪固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