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容易流手汗.....?!怎麼辦?中醫食療止汗

容易流手汗..... 怎麼辦 中醫食療止汗

手汗不開刀 中醫食療止汗

天熱流汗很常見,但不少人不隻身體流汗,還被嚴重的手汗所困擾,尤其是面臨握手、考試等特殊情況,還要擔心對方被濕冷的手掌嚇到,或是汗水把考卷弄濕。現代西醫多以手術來解決手汗問題,如果害怕手術的後遺症,不妨試試中醫療法,對手汗也有緩解效果。報導╱陳宛妤攝影╱施偉平、許永縉

 

手汗症是手部出汗過多,一般都會伴有腳汗過多的現象,尤其在夏季天氣悶熱,毛孔開張,手汗往往更嚴重,有些人甚至一年四季都會覺得手汗不斷,甚至脫皮,嚴重影響工作及心情,而手汗症的嚴重程度和情緒也密切相關,一旦遇到壓力、或緊張時便心跳加快,接著手汗就會如泉水般滴落下來,中醫治療強調辯證論治,手汗症依個人體質的不同,各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對症下藥依照體質治療台北市立中醫醫院廖麗蘭醫師表示,手汗發生的原因,依中醫的理論可分成氣血虛、濕熱與陰虛三種情況,要確認手汗的型態,一定要經過​​合格中醫師的診斷。以下湯藥為每次份量,每星期喝2至3次。

氣血虛

症狀平日面色較蒼白、食慾較差、情緒不寧、記憶力差、失眠、多夢等。婦女還會有經量過少或流不乾淨等問題。

治療桂枝、白芍各3錢,龍眼肉5錢,先用兩碗半的水煮滾後,放入桂枝與白芍小火煮20分鐘,然後將藥材取出,再放入龍眼肉悶3分鐘後飲用。

 

濕熱

症狀因體內濕熱過重,不僅手足多汗,頭部也多汗,兼有小便黃,便秘或腹瀉,易腹脹、大便較軟味臭、口乾,午後手汗較嚴重。

治療茯苓5錢、豬苓3錢、茵陳2錢,用3碗水煮滾後,將藥材放入小火煮25分鐘,去渣後飲用。

 

陰虛

症狀手腳心比較熱、心煩易怒、口乾舌燥、易盜汗。

治療麥冬5錢、西洋參3錢、柏子仁2錢、紅棗3粒,用3碗水煮滾後,放入藥材小火煮20分鐘後,飲用湯汁。

 

 


 
吃的保健飲食改善病情除了以中藥湯汁治療外,手汗患者也可根據體質藉藥膳來改善病情,當然,若你覺得藥湯不好喝,也可使用藥膳,或者兩者交替食用,以下的材料為每次使用量,每星期吃2至3次即可。

氣血虛黃耆粥材料黃耆5錢、白朮3錢、白米50公克。作法用2碗水煮滾後,將黃耆與白朮放入小火煮20分鐘,取藥汁與白米一起煮,依個人喜好的稠度,再加入1至2碗水,約20分鐘小火煮成粥即可食用。忌 少吃冰冷食物,例如瓜類及冰品。

濕熱雙苓冬瓜湯材料茯苓5錢、豬苓3錢、去皮冬瓜200公克、瘦肉100公克。作法用3碗水煮滾,先放入藥材茯苓與豬苓,小火煮20分鐘後,取藥汁備用,然後將冬瓜切塊,用3碗水煮沸放入冬瓜與瘦肉,約10分鐘煮熟,最後加入藥汁即可食用。忌少吃辛辣的食物,例如麻辣火鍋等。

陰虛百合蓮子湯材料百合5錢、蓮子5錢,白木耳2錢、紅棗4粒。作法先將百合與蓮子泡水2小時,用3碗水煮滾後,放入百合與蓮子小火煮半小時,然後再放入紅棗小火煮10分鐘,最後放入白木耳煮2分鐘。忌 少吃冰冷食物,例如瓜類及冰品。

穴道按摩緩解緊張流汗穴位按摩也可緩解因緊張情緒所引起的手汗,在內關穴與神門穴,重力按摩,例如可使用原子筆,每穴位按摩5秒停2秒,各按摩5分鐘,如此可寧心安神,減少手汗的產生。

內關穴手腕內側,手腕橫紋下3指、手內側兩筋中間。

神門穴手掌內側,順小指摸到手腕根部橫紋有一條筋,穴在筋內側凹陷處。

醫師叮嚀注意穩定情緒夏季天氣悶熱,毛孔開張,手汗往往更嚴重,有些人甚至一年四季都會覺得手汗不斷,其實,手汗症的嚴重程度和情緒密切相關,一遇壓力、或緊張時便心跳加快,接著手汗就會如泉水般滴落下來的人,平日應注意安定情緒,避免激動及緊張。

 

相關推薦

一、如何判斷自己身體是否有濕? 1.頭發愛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覺留口水 (濕氣飽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沖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內濕(耳禪濕) 7.陰部潮濕。   二、濕是如何形成的? 例如:早晨洗頭未幹出行、晚上洗頭未幹睡覺、刮痧拔罐後8小時內洗澡、習慣性運動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由於國內美容醫學技術抬頭,越來越多民眾的愛美需求,都能透過醫美療程達到自己想要的外型。近年來,植髮不僅成為多數男性朋友找回毛髮自信的終極解決方案外,更有許多愛美人士會透過「新韓式美型植髮」為自己的造型加分。台灣毛髮移植醫學會理事長林宜蓉醫師表示,臨床上發現,國人對於植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女性在月經來潮時,往往會有痛經的情形發生,而且月經期會大量流失鐵質,以致除了沒有精神之外,氣色也不好;所以,女性在月經期除了要緩解痛經之外,也應該要加強補充鐵質。中醫師並建議,除了為芙蓉般的好氣色努力之外,女性也要有優生學觀念,應趁早將體質調整好,尤其是月經期前後,做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生育年齡逐年上升,越來越多女性面臨高齡不孕問題!開業醫婦產科醫師張帆指出,38歲以上女性卵子數量逐漸下降,到了48至52歲更年期時,卵子可能就沒了;而在卵巢功能層面,細胞老化後分裂能力減弱,容易在分裂過程中出錯,使胚胎停止發育、導致畸形等問題;子宮結構也容易因器官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